第206章 纸卷密谋(1 / 2)

信末,满是绵绵情意,尽诉思念之情。

让陆北羽意外的是,信纸背面,江舒影提及京都出现了手掌般大小的奇异书册。

书册图文并茂,记载的都是他的事迹,且在都城中极为畅销。

陆北羽继续翻阅,信件已然结束,但确实夹杂了几张手掌大小的糙纸。

纸张粗糙,乃是陆家堡旧时所制的黄纸。

纸上绘有许多小人图像,犹如前世的小人书,配以文字……

然而,无论是画艺还是翰墨,皆堪称精妙,陆北羽自认为难以企及此境。

扉页赫然镌刻着“纨绔公子假扮弱者,隐藏真龙,谁方才是文坛魁首”。

画中所绘,竟是那日在江眺楼的奇遇。

继续翻阅,满篇都是他的传奇。

且尽述林景升于高梁之巅的那些激昂陈词。

不仅描绘了往昔之事,就连他为彩锦云出谋平定月牙岛的壮举,也跃然纸上。

见此,陆北羽不禁露出一丝苦笑。

江舒影提及,这般掌中书在京都竟能卖出数百枚金币,实乃一本万利之业。

更奇的是,书中竟载其亲身经历。

他思量,待他抵高梁,是否该寻到此书商索要些许代言之资?

然这几页掌中书,为陆北羽揭示了一线生机。

既然粗陋如斯的掌中书都能如此风靡,此地之人的好奇心之重可想而知。

既好奇心炽烈,若能满足他们的好奇,或许能换取丰厚的回报。

于是,创办报纸的想法在他心中萌发。

当然,京都市民自然比江眺之人富裕许多,掌中书供不应求也在情理之中。

若他在江眺办报,成效恐怕不佳。

毕竟办报需纸张,需情报,这一切都需要花费。

若将成本均摊至每份报纸,即便无法在京都掌中书的价位上卖出数百金币,至少也要数十枚。对于江眺人而言,这已是天文数字。

让他们花费数十枚购买一份报纸,远不如背着几十斤粮食来得实惠。

然而,陆北羽心中已有了新策略。

若在江眺创刊报纸,哪怕初期投入些许,一旦真能深入人心,他便能掌控舆论的走向。

他深信,不论哪个时代,舆论导向皆至关重要。

况且,他的志向绝不止小小的江眺县,目标是整个景州,乃至大顺全境。

若能以江眺为试点,积累经验,待发展壮大时,必将事半功倍。

特别是,若陆家客栈建成,能使江眺城成为交通中心,效果或将更胜一筹。

当然,此刻这只是个构想。

毕竟,若如这些掌中书般全靠手工抄写,报纸的人工与产量便可预见。

然而,这个世界印刷术尚不成熟,多数书籍仍依赖手工抄录。

若想创办报纸,他必须组建自己的探报团队,还需改良印刷技术。

这都需要时间。

只是,目前他手头之事已堆积如山...

思绪涌动,他毫不犹豫地提起魔法笔,开始向江舒影编织回信的奇幻篇章。他在信中简略地勾勒出望江镇与陆家堡的神秘现状,继而分享了近期他对魔法草药的新发现。

接着,他谈论起对陆家旅店的奇妙愿景,虽未揭示具体的管理秘法,但他传达了一个信念:借助陆家旅店,要让整个望江焕发出奇异的光彩。然而,关于单凤山的秘密冒险,他并未向江舒影透露半点线索。

他深知,若江舒影得知他于单凤山的历险,必定会为他焦虑不已。而对于国学院的争论,他劝江舒影不必过于在意,任凭张予封之流言语,无需挂怀。毕竟,在这个多元的奇幻世界,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成为你的朋友。

寻找共鸣的灵魂,找寻赏识你才华的伙伴,这才是最重要的。而对于那些并非你生活旋律之人,无需过多纠结。太多的计较,只会让自己身心疲惫。

话题转至中秋佳节的梁木庆典。陆北羽坚定地承诺他会如期参加。江舒影在那里,陆大雄也在那里,他确实应当亲自见证这一幕。同时,他对京都市的梁木盛典满怀期待,想象着那座最为繁华的都市将呈现何种盛况。

如今距离中秋仅剩月余,陆北羽肩头的重任随之加重。按照原计划,他本想尽快炼制出神奇香氛,然后送往京都。之后,他会请江舒影携带香氛拜见贵族仕女,或自己亲自前往京都,必能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