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血衣密令(1 / 2)

在杜忠贤精心编织的幻境中,魏帝赵禹始终坚信自己是一位千古明君,带领魏国重返盛世巅峰……

所以,当魏境尊者杜忠贤于修炼百年之期届满时,邀请他举行一场空前绝后的仙缘盛宴,他欣然应允,心中充满期待。

然而,他万万未曾预料,自己那位始终深信不疑的亲信护法杜忠贤,竟然背叛了他。

杜忠贤叛道而行,图谋篡位。他利用这场仙宴的机会,暗中布下天罗地网,将皇宫重重包围,并囚禁了所有人在其中。

宴席间,杜忠贤将所有反对他之人一一铲除干净,手中染血的飞剑抵在了魏帝赵禹的咽喉之上,迫使他写下悔过书与退位诏书。

直至这一刻,魏帝赵禹才痛彻心扉地意识到自己的愚昧昏聩,竟轻易相信了奸佞之臣。

正当他近乎绝望之际,杜忠贤身边的一名默默无闻的小灵童秘密找到他。这小灵童向魏帝赵禹透露,原来柴隽邪早已察觉杜忠贤的叛逆之心,无奈消息无法传达给魏帝,故无法揭露其阴谋。

这个小灵童乃是受柴隽邪秘令,潜伏在杜忠贤身边以待时机的关键人物。

此刻,他的使命终于有了施展之地。随后,小灵童要求魏帝赵禹书写一封求援诏书,承诺设法将其送出宫门,向外求助。

魏帝赵禹热泪盈眶,咬破指尖,在小灵童的衣襟背面用鲜血写下一纸血诏,交托给他务必转交给柴隽邪。

柴隽邪接获血诏之后,即刻联络了被杜忠贤软禁在皇宫内的若干忠贞大臣,并内外配合,成功将魏帝赵禹解救出来。

此时,昔日曾被柴隽邪救下的大将军叶勋之子叶明,也召集了父亲生前的旧部属,毅然兴兵勤王。

杜忠贤治下的魏国早已民怨沸腾,叶明领军的勤王军一出,立刻得到了各地响应。

仅隔数日,勤王军便一路高歌猛进,兵临都城,将皇宫内苑团团围住。

望着宫墙之外黑压压一片的勤王大军,以及在队伍前方、护佑着魏帝赵禹缓步走来的柴隽邪与叶明,杜忠贤明白,自己的时代已终结。

即便如此,杜忠贤仍旧不甘心接受败局。丧心病狂之下,他点燃了养心殿,将里面的所有皇族成员及朝廷要员一同葬身火海,无一生还。

听着那些惨叫之声,杜忠贤露出疯狂的笑容,随即将自己投身火海。

魏帝赵禹重返皇城,面对宫内遍地焦黑的尸体以及身旁满腹愤怒的叶明,深知自己犯下了严重的错误,且错得离谱。

他非但未成为自己幻想中的千古明君,反而实实在在地沦为了一个昏君。正是他亲手毁掉了大魏王朝。

对此,他心如死灰,留下一纸禅位诏书,悄然消失无踪。

于是,柴隽邪成为了大顺高祖皇帝,叶明则为大顺前任大将军。

为了天下苍生福祉,高祖皇帝不得不遵从魏帝之意,在叶明的支持下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顺,定年号为大成。

而在清理皇宫的过程中,伴随杜忠贤左右那九名助纣为虐的义子,则不知所终……

高祖皇帝曾下令全力追缉他们,然而始终未能将其擒获。

然而,这些逃离皇宫的人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行事。

他们假借魏国遗臣的身份与复国的名义,暗中四处分动作乱。

他们刺杀大顺帝国的官员,屠戮无辜百姓,使得整个大顺领土人心惶惶,动荡不安。

随后,高祖皇帝联络各方修炼界的宗门势力,共同合力进行清剿行动,给予他们重创。

影子门自此瞬间止息一切行踪,彻底消失在世人眼前,就如同在一瞬间全部自人间蒸发一般。

然而,这其中牵扯到了朝代更替的历史复杂因素,并不能轻易下定论。

因此,并非仅仅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影子门沦落至过街老鼠,遭到众人唾弃的地步。

真正使影子门臭名昭着的源头,乃是十九年前发生的一桩事端。

自从大顺建立以来,多沿袭前朝制度,唯独废除了影子门这一特殊组织。

历经三十多年的沉寂,影子门似乎已经淡出世人的视野。

然而,就在十九年前,他们却又忽然出现在江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