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仙廷三杰之一(1 / 2)

陆大雄话语之中带着鲜明的修为挑衅之意,显然是无意给张三峰留有任何颜面。

张三峰面上微微滞涩,显然对此也颇感不悦。

这一幕全然落入林景云眼中,他心中窃喜不已。

今夜张三峰乃是秦老所邀贵客,且此宴又为秦老所设,如今陆大雄得罪了张三峰,岂不是自寻烦恼?

他决定找个机会,使陆家父子难堪,讨得张三峰真人一笑,没准还能借此攀上张真人这座高枝。

如今先混个脸熟,待到来年春闱一举高中之后,请姨父出面引荐,倘若能让这张真人于吏部为自己稍作疏通,只怕日后能够早日填补一个实权职务。

正当林景云暗自思量之际,秦风举起了案前的玉露仙酿:“张真人乃是我仙廷三杰之一,在座诸位均为我望江流域的青年才俊,今日召集大家共聚一堂,目的并非他事,只求以道会友,切磋修行。”

二十

先前秦风提及张三峰时,称其为天策府吏部侍郎,元德三十五年的翰墨状元。

此地汇聚的皆为修炼文道的修士,他们自有一套文士间的思辨方式。

尽管吏部侍郎位高权重,然而身为京都官员,在这偏远的望江之地影响力并不显着,至多只能被视为一位显赫的修行者罢了。

翰墨状元固然是文修者的荣耀,然而从古至今,自前朝至大顺,每年都有状元崭露头角,固然令人敬佩,但并未显得过于罕见。

然而,“殿前三杰”的美誉则截然不同,此称号曾在大顺全境传为佳话。

听闻此讯,在座之人无不神色激荡,纷纷起身赞赏并敬献灵液酒以示敬意。

张三峰亦感自豪万分,连连举杯回应众人的敬意。

陆北羽深入探究这具身躯脑海中的记忆,只记得殿前三杰中有一位名为文哲言的存在,至于张三峰这个名字,则未有任何印象。

殿前三杰之名威震四方,并非因其诗词才情超群,实源于昔年与漠族的一次交锋。

元德三十三年间,漠族使者团访问大顺,领队者正是漠族储君耶律八荒。

时任鸿胪寺卿主持设宴款待使团,并请了几位修为高深的大臣陪同,旨在展示上国天赐的文治底蕴。

岂料宴席甫开,耶律八荒即声称久仰大顺文风繁盛,欲切磋一番,以此彰显文化之事。

大顺秉承前朝遗韵,文道兴盛;而漠族则崇尚武道至上。

此刻耶律八荒提出探讨文事,明眼人都看得出他别有用心。

即便如此,深知耶律八荒居心不良的当朝帝君,考虑到身边的几位大臣均是我大顺饱读诗书之士,便欣然应允,不愿让漠人觑见大顺之弱。

帝君原想借诗文之力挫败耶律八荒,保全大顺尊严。

却不曾想,耶律八荒竟抛出一副狂傲的对联,其中暗含对我大顺内政的讥讽之意。

此事已超越了单纯的文事交流,上升到了关乎两国国政的高度。

仅仅半盏茶的时间,诸多博学多识的大儒与上官,一时之间都无法寻得匹配的下联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