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暴雨梨花孤灯下
欢迎关注,放入书架观看,后面更多精彩
郭襄带领众女又在附近寻找两日,还是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第二日晚上,郭襄让众女收拾一下,明日准备去海边寻找。众人称是,石心兰悄悄对媚姬说道:“我看到陈姑娘向北方去了。”
媚姬听了,喃喃道:“她还是放不下那个张君宝,听到他有危险,还是奔去!唉,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有情反被无情误,无情反被有情痴?,都是冤孽!”
石心兰道:“尘世间谁又能逃脱“情”关,你我何尝不是如此!”媚姬叹了一口气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众人听了都是默默无语,郭襄道:“除非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否则世间之人谁又能过了“情”字这一关,大家早点休息吧!明天我们出发!”
次日一早,郭襄等人便与祝峰等人告别,向海边而去。一路上几人走走停停,对大小湖泊一个都不放过,还是没有找到郭破虏影踪。
到了沧州,众女买了马匹,四处寻找打听,仍是没有。于是继续向东而行,到了第二日终于到达海边,只见风急浪高,海水汹涌澎湃,掀起巨浪,向岸边拍来。
众女顾不得车马劳顿,就到海岸边寻找渔民询问,渔民纷纷摇头,说没有看到过。
众女非常失望,眼看越来越渺茫。第二天遇到一个一群渔民,其中一个老渔夫听到郭襄等人询问,想了想说道,三四天前的夜里,他打渔回来,还真看到过海水变红,可是天太黑,没有看到水中有人。
郭襄算了算时间,若真是从青龙湾地下河冲来水,正好是四天前。
老渔夫又道,地下河还确有其事,因为他此前就看到过有东西莫名其妙出现在海边沙滩上,不过大多是死物,也有活的东西,比如鸭子、鹅等。
老渔夫接着说道,那几天潮水太大,到了第二天白天就什么都看不到了,真若有人被冲下来,就赶快去沿着海滩向南去找找看看,也许还能找到尸骨。不过概率很小,恐怕早被冲到深海,被鲨鱼吃掉了。
郭襄问道,为什么要向南边去找?老渔夫道,因为最近都在刮南风,自然飘向南边。
老渔夫说完就与渔民离开,郭襄等人听到有了希望,连忙在附近海滩寻找,寻找半天,一无所获。于是就沿着海岸线向南边寻找。
一路上沿着海滩,遇到渔民逢人便打听,仍是没有郭破虏与碧玉生的踪迹。但是也在海滩上看到一些人的白骨,还有些衣物,有汉人衣服,也有蒙古人的衣服。妙言认识有些确是元兵军衣,还看到一些残船烂木,都是蒙古文字,应该是元兵水军战船残痕。
众人又是高兴又是忧心,高兴是终于找到些眉目,忧心是怕看到噩耗。
郭襄知道若是有人或者牲口冲入海中,大多尸体被鱼虾吃掉,只有白骨和衣物会冲到海滩上。除非是刚一入海,就被人救起,才能幸免于难。
郭破虏水性甚好,在水中憋气三四个小时应该没事,只要在地下河洞中不被撞伤,到了海中不遇到大浪狂潮,都应该没事。可是若是遇到一样。也是难以活命。不过一路上幸好没有遇到郭破虏与碧玉生所穿衣服。
这一日行至山东境内,但见沿途十室九空,路上行人纷纷稀少,元兵耀武扬威,趾高气扬,逢人便是搜查,遇到女子更是强抢掳掠,无所不为。
幸好郭襄几人早已化妆成男子,妙言又有宫中令牌,元兵才不敢为难,毕恭毕敬。妙言询问可曾在海边发现异常人物?元兵以为妙言是大内侍卫,对妙言所问一一回答,对于海边之事更是毫无保留,却也没有打听到郭破虏的消息。
几人继续向南,又行了三日,越向南行,越是满目疮痍,千里沃土,变成荒原。蒙古人牧马放羊,汉人被集中到荒山野岭中,每个村子都有蒙古人做甲长,管理甚是严格。看到外人过来,就有蒙古人过来捉拿询问,幸好有妙言才没有事。妙言打听一番,仍是没有消息。
几人又到海边寻找,只看到怒涛拍岸,乱石穿空,看不到半条人影。有些海岸并没有沙滩,都是怪石嶙峋,寻找起来更是困难。
这一日下午来到一座海滩旁的县城,这县城乃是山东半岛最东边,凸出半岛截住了北方来的风浪,北边近海飘来的漂浮物拦在海滩上。这里已是郭襄等人最后的希望了,如果 再没有消息,就失去最后的希望了。
众人顾不得车马劳顿,就直接去海滩打听询问,海滩上尽是白茫茫的盐山,海港中一艘艘渔船垂帆晒网,渔民正在补充水源食物,准备明早起航捕鱼。
郭襄几人在海滩上寻找询问到天黑,仍是一无所获。众人失望至极,身心疲惫回到客栈之中,也不想吃饭,也不想洗漱,一身的鱼腥味也是闻不到,俱都倒在床上不想动弹。
郭襄站起身来,长舒一口气,说道:“既是如此,我们就认命吧!死不见尸,至少还有点希望,说不定破虏会在别的地方出现。明天我要去桃花岛拜祭父母,你们去哪里?”众人互相看了看,哭泣道:“我们也跟姐姐去桃花岛拜祭!”
郭襄道:“那好,大家都去吃点东西,洗漱后再休息。明日我们坐船去桃花岛,路程遥远,时日颇多,所以大家多做准备。”
媚姬道:“二姐,你去了桃花岛后,后面如何打算?是隐居桃花岛,还是去峨眉山出家?”
郭襄摇了摇道:“都不是,我先找到爹和娘留下的倚天剑,救回大姐的双胞胎,然后去大都去杀番僧报仇!若还活命,再回峨眉山出家!”
媚姬道:“二姐,我随你一起去。”妙言与吕薇也要一起去。
郭襄道:“好,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先去吃饭,不能让自己饿垮了。”几人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