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君子国,国君子(2 / 2)

我们的车辆就这样静静的入村,沿着打听好的路又静静的出村。

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总觉得这个村庄不太正常,虽然表面看得很风光,但能令惠舍和虹云同时感到异样,就透露出这个村庄的诡异。

这种诡异又让惠舍感到不适,他的不适感又为这种诡异平添一丝古怪,总之一切就像拧成的乱麻。

只希望待到来日重回这两道庄,能理清这个头绪。

我不清楚由两道庄到君子国距离有多远,直到车子行进半日,突然就停住了,而我却并没下令。

我感到奇怪,还未发问,惠舍却对我拱手道歉说:“抱歉主人,恕小生不敢再往前走了。小生能感到前方十里内,有一团浩然正气阻隔,像小生这般妖怪很难近身,强行前进恐被正气侵蚀尽了。”

我听了甚感惊奇,这君子国这样神奇吗?仅靠着这正气便能阻挡妖邪,那作为正气根本的君子国民当真就如传言中君子那般吗?

我对于“君子”其实没有什么概念,只知道君子讲究“五德:仁义礼智信”,“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当真对这君子国的君子们充满了好奇。

既然惠舍和他的马车不能前往,我与祝余、大个子和安晓怡就收拾些盘缠准备轻身前往。

“那个,我们还是换身衣服吧。这不是要去君子国什么的嘛……”

这时安晓怡弱弱的提议到,可也是,我们四人的衣服很久没更换过了,经过柢山那一战下来,我和祝余更可以不堪入目来形容,我也想起早上那老汉看到我时的表情,不由尴尬笑笑。

我们纷纷在车上整理好衣服,收拾好行容,这才踏上前往君子国的路途。

十里之距就算是步行,倒也不算远。但见路道渐宽,两旁树木逐渐增多,都整齐的排列着。

但行一段儿,见有车马迎来,行人渐多。我见这些行人大多气宇轩昂,皂袍束带,悬挂宝剑,带子两侧都各悬一挂玉佩,上雕何物看不分明。

我想这些肯定就是君子国的国民,果然与别处的人不同,不觉心中喜悦,就拦住一个人。

我对他拱手施礼说:“劳烦这位仁兄,敢问这里可是君子国境?”

那人被我突然拦下,也不气恼,耐心听我说完也对我施礼说:“不劳这位仁兄,这里就是君子国境。几位看得是外来的行人?怎么不坐车马?”

我依旧保持施礼姿势,应道:“我们几个是远道的旅人,因听说这君子国人杰地灵,就租了个车马前来。刚才赶车的车夫言说这里便是君子国,自顾的就离去了。”

那人微蹙下眉,对我笑说:“那敢情车夫不是我君子国人,如是定要带几位进入城市,而不是就这里将几位放下。

几位辛苦。”说着又向我双手拱着点头施礼。

“不辛苦不辛苦,”我忙应说道,同时还礼,心中思赋道,和君子国人打交道,好累啊!

那人给我们指点方向,但并没急于离开,而是给我们几人介绍起来,他说:“君子国时刻欢迎外地来客到来,四位客人远道来的,必然不知我君子国风貌,听我介绍一下。”

那人不厌其烦的向我们介绍起这君子国的由来,我也是好奇,就这么听他讲说。

原来这君子国并不在此,本是东海外一个国家,只因与奢比尸国相邻。那奢比尸国人,民风狂野,与野兽为伍,死后还将魂魄寄予野兽身上。

此种做法,为君子国人所不喜,因此有许多君子国人迁出海外,跋山涉水辗转来到此处,因见这地方地广人稀,便在这里安家,这七八百年来就形成一个城邦国家。

然而几百年沧海桑田,海外那个君子国因世事变迁已经淹没在历史中,这世上现今就只有这一个君子国了。

那人和我们介绍完后,才又施礼说:“打扰几位这么多时间,在下真是惭愧。”

我赶忙回道:“不是,是我们多费老兄这番指点,才是讨饶讨饶。”

一番客气下那人才向我们拜别,我则是长嘘口气,对在旁的安晓怡说:“如果君子国的人都是像这位仁兄这般,我还是少叨扰好,太他妈累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