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荥都古城(2 / 2)

之所以说这是古城,是因为一眼便能看出这座城所透露出的沧桑感。由山上鸟瞰,能见到远处一片凹地上有一片巨大的城郭,林林种种的房屋星罗棋布的遍布整座城市,如棋盘划分的粗细不一的道路无有规则的区别着各个区间。从高处看去,这里的房屋同我经过沙巴镇见到的别无二致,只是更能从其上感觉到一股岁月积累的沧桑。在城市的一角有一大片被区分划出的巨大空间,被围墙分成了三块,从这能看到那里耸立着巍峨的堡垒以及其他附属建筑,听郭玄说那就是国王所住的宫城。

那座堡垒的占地不小,高出了周围房屋许多,周身是用古朴的砖石筑建。

正在我还在观摩城景的时候,郭玄急冲冲的跑过来对我说:“神使大人,我们国王派来马车接您们了,请快些下山随我进城吧。”

马车?我现在感觉只要听到这个词就反胃,大概还是由于在苏翠山要塞坐车时留下的影响。不过既然是人家的好意我也不好拒绝,只好随他下了山来。行走间我有些在意的问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乘象进城,那不是更为方便吗?

郭玄赶紧回答:“回禀神使大人,象这种庞大的动物是不适宜进城的,一是难以行走,二是会造成轰动,这想来神使大人也是不愿意的吧。而如果乘坐马车的话,不仅能快速的到达王城,而且神使大人也可观看城市中的人文,这样岂不是很好吗?”

我不得不承认郭玄说的有道理,作为我自己来说自然是不想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而他们刻意的安排也就是合了我这个心意。

下了山后我才发现一直随驾同行的五百护卫队同象队都不见了,听郭玄说这是因为那些本就是驻扎都城周边的军营的军人,现在离都城很近很安全了,也就不需要他们的保护了。我对这样的做法感到理解,但突然身边失去了这么些人马让我不免感觉有些空寂感。

国王派的马车就在山下等候,起先我在沙巴镇坐的那辆马车是由一根车辕、两轮和一个方形车舆组成,相对的我也以为国王的马车也是这样的结构。但当我看到时不免的有些吃惊,在我们眼前是一辆由四匹马拉着的四轮马车,车与肯定比沙巴镇坐的要大,整体是铜质的结构,在箱顶的四角各立有一只朝天的小鸟,鸟嘴略有些弯曲,四只鸟之中是一个铜人,那铜人光着臂膀,造型夸张,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箱体上雕刻着流云的纹路,还空出一个通气的小窗。

“我奶奶的,这是货真价实的青铜马车啊!”大个子见了不由兴奋的叫道。

我本想拿眼瞪大个子,让他注意素质,但自己也不禁被这铜马车吸引。虽然对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不甚了解,但在看一些科教节目时也知道一些,青铜器自古都是用来祭神的礼器,如商代的司母方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都无不是。而青铜车马出土的也不少,但多是诸侯墓中所有的陪葬。而像这样硕大真实的还是第一次见。

御前使郭玄见我们都来到车前却只是观瞻,不明所以的在旁看着,满脸的胡忌。我眼见到他的表情,怕他怀疑什么,便推着大个子从后面小门上去,转身又拉上安晓怡。郭玄见我们都上去了,这才露出较为轻松的神情,坐上另一辆单辕的马车,并指示车夫出发。

马车在车夫的吆喝声中逐渐动起来了,走得还是很稳的,两辆马车就这样一前一后的向京都的城门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