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是历史上臭名昭着的五胡乱华之后继南朝和北朝的统称,指中国历史上从420年东晋灭亡、北朝魏以及南朝宋建立到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形成的南北对峙局面。
南朝承自东晋,从420年刘裕代晋算起,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
北朝承自十六国,首个政权北魏于439年统一北方,推行改革,国势强盛,但于六镇之乱后衰落,在534年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577年,北周灭北齐。581年,隋朝代北周,北朝结束。
589年,隋文帝发兵灭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西晋末年以后延续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南北朝前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编户齐民、依附户及奴婢。南方四朝社会相对稳定,江南开发规模空前,使南方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南北朝时期,社会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汉化的步伐。在胡汉交融、南北会通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重生,为此后隋唐时期的繁荣强盛奠定基础。
但是,南北朝的连年征战也使大批百姓流离失所,遍地饿殍(piao),民间记载,当时也出现了传说中的三十六种鬼魂。于是广大穷苦百姓把希望寄托于神灵,佛教和道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曾经有过描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480这个数字非但没有夸张,反而有些缩小寺庙的规模,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整个中原大地寺庙数量多达3万座,僧尼多达300万人,由此可见,当时普通民众对于和平和安稳的生活是多么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