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观丹术知天地(2 / 2)

时间到了最后一个朝代,反而是符箓、驱鬼等等只论威能,不论修行的出现。

此外,在这些经典中,字里行间,吴政发现一些痕迹。

似乎从有记载的古时候,天地一直处于衰落状态。

春秋以前,炎黄商周,人皇神灵,种种神话。

但到了春秋时代,神话几乎不可见,成仙者少见于世,唯有列仙传等一二记载。

似乎这段时间,天地发生了什么,以至于神话消失。

人们为了长生成仙,研究出外丹术。

外丹术截取天地灵机,天材地宝,以供自身。

然而时间流逝,外丹术没落。

吴政觉得,一个能让人成仙,乃至长生的技术,不大可能人为因素消失,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炼制外丹的材料不够了。

举世难寻,就是秦朝皇帝,举一国之力,甚至去海外都没能凑齐一炉。

对比春秋时代,修行者似乎只要进入名山大川,就能炼药成仙,有着明显差距。

所以是,天地枯竭了。

吴政想到这样的结论。

天地枯竭,天材地宝稀少,外丹炼不成。

但是人都不想死,想要长生久世,逍遥神仙。

所以又研究出了向内求的内丹术,以自身精气为宝炼丹。

然而猜想成立的话,天地持续衰退,最终连内丹术也练不成了。

人也是普通生灵,向内求必定有着极限,没了天地加持,内丹术无法高深。

比如缺少阴气,内丹术可能修到阴神阶段,没法阴神出窍离体,更何谈成就阳神?

到了最后末法时代,内丹术练不了,修仙法退化成普通武学。

甚至由于缺少滋补,强练甚至伤身,再加上科技发展,枪炮等武器出现,武道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只剩下依靠祖师、法坛支撑的法,还有神秘效用。

于是以符箓称雄的三清、龙虎兴盛。

吴政合上最后一本经书,眼中闪过诸多感慨。

数千年来,多少惊才绝艳之辈,神话没落,创出外丹术,天地枯竭,又向内求接续长生路。

内求不成,甚至研究出心烛这种单纯依靠精神就能显现威能的东西。

而且还推算到了天时。

物极必反,天地枯竭到一定程度,可能又会重新焕发生机。

吴政离开道观,信牛由缰,思绪始终沉浸在历史中。

经此一回,他对修行了解更加深刻。

对比自身,艾秋总结出来的养气法,确实脱胎于内丹术,但只是炼精部分内容。

后面应该还有化气,炼神,返虚内容。

炼精化气,是内求部分。

而炼神可能需要结合天地阴气,炼成阴神,然后持续修行,炼成返虚阳神,做到能够白日行走,破碎虚空的程度。

阳神,是内丹术终点。

内丹术抛弃肉身,以精神成道。

而外丹术,以肉身为先,进而以丹术孕养精神,达到形神皆妙,便是神仙境界。

外丹术的修行过程,大抵是服饵强化形体,精神,共同进步。

按照经典描述,这种仙有三种。

人仙,极尽凡人寿数,无病无灾。

地仙,水火不侵,聚散随心,天地同寿,大法力移山填海,摘星拿月。

天仙,立身永恒,宇宙不灭仙不死。

显然,外丹术修行上限比内丹术高得多。

按照描述对比,阳神大抵和地仙差不多,甚至差一线。

且由于失去肉身,没法更进一步。

但是……

吴政眉头微皱,闭眼进入灰雾。

此刻,灯火范围8.5丈。

吴政拿起红铜香炉端详,陷入深思。

养生功,不是丹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