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开始发展(2 / 2)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崔岩见证了刘宏的非凡才华,内心的震撼逐渐被一种深深的敬佩与习惯性的麻木所替代。他意识到,刘宏是真正的天才,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科技发明与研究成果,无一不在证明这一点。尽管崔岩尚未知晓刘宏脑海中的雅兰以及他们所掌握的九级文明知识,但他已深深折服于刘宏的创造力。

起初,崔岩与刘宏携手制作机器人,受限于没有芯片,他们只能采用修真界的傀儡术,打造出智能极为有限的机械助手。这些傀儡式机器人虽然功能简单,但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他们的日常劳作。随着基地设施逐步完善,尤其是生产线的建立,他们成功实现了从沙子到单晶硅,再到晶圆,直至最终制成芯片的完整流程。这一突破使得机器人智能大幅跃升,它们不仅能完成更为复杂的工作,甚至开始具备一定的自主决策能力。如今,基地内的各项生产活动已实现自动化,刘宏与崔岩无需亲力亲为,只需专注于更高层次的科研与探索。

雅兰通过刘宏胸前的探测器与基地内所有设施建立起紧密联系,实现了精准操控。这一神奇的连接方式,使得刘宏与崔岩即使身处柳林森林的任何一个角落,甚至将来远行至世界尽头,只要借助那些散布各地的探测苍蝇作为信号终端,便能实时监控并操控基地。这种方式省去了在世界各地设立信号接收发射器的繁琐与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灵活性与便捷性。

然而,依赖探测苍蝇作为信号节点也存在风险。一旦大量探测苍蝇因故死亡,基地与外界的通信网络便会瞬间断裂,导致雅兰无法远程控制基地设施。面对这种情况,刘宏不得不权衡利弊,考虑是否有必要增设固定信号接收发射装置,以备不时之需。他们并非未曾考虑过利用卫星构建通信网络,但现实条件限制了这一设想的实施。

这个世界并非刘宏曾经生活的地球或雅兰所在的宇宙,而是一个独特的空间泡。在这样的环境中,物理规律与常规宇宙有所不同,卫星发射与轨道维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地球或其他星球上,只需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便可借助重力与惯性维持其稳定运行。但在空间泡中,卫星如何保持像这个世界天上的太阳和月亮那样稳定的环绕运动而不坠落,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遗憾的是,对于这个世界的基本物理参数,他们了解甚少,尚无法精准计算出适合的发射与运行方案。因此,尽管发射卫星的构想极具吸引力,但目前的技术条件与知识储备尚不足以支撑这一计划。

刘宏与崔岩深知,要实现卫星通信的梦想,首要任务便是深入研究这个世界的基本物理法则,揭示其与传统宇宙学的异同之处。他们需要搜集数据,测量重力、磁场、大气密度等一系列关键参数,以期构建起一套适用于空间泡环境的天体动力学模型。与此同时,他们也要探索适应新环境的卫星设计与推进技术,确保卫星能够在异常的物理条件下稳定运行。

想要探索未知的柳林森林,目前,他们依赖的主要工具便是那些小巧却高效的探测苍蝇。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相比起开发其他复杂的探测手段,利用现有的探测苍蝇无疑是最经济且实用的选择。尽管如此,他们仍需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柳林森林浩瀚之极,而当前的探测苍蝇覆盖率尚不足以揭开其全貌。

这片神秘的森林蕴藏着无数强大的生物,其中不乏金丹期的凶兽。这些凶兽不仅力量强大,更展现出令人惊异的形态变化。许多金丹期凶兽已经开始显现出部分人类特征,这种现象令刘宏与崔岩深感好奇。比如,一只被探测苍蝇发现的金丹期大老虎,竟能直立行走,宛如人类一般,然而其外貌依旧保持着老虎特有的毛皮、尾巴、虎爪与非人的足部结构。这种融合了人类与猛兽特征的生物形态,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刘宏推测,或许这些凶兽在达到元婴期后,会进一步演化,最终变得与人类几乎无异。然而,这一猜测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森林中亦有其他金丹期凶兽,如苍蝇探测到的一条眼镜蛇,尽管头部生出类似龙角的小犄角,整体形态却并未发生显着改变。这似乎暗示着,即使进化至金丹期,某些凶兽仍然保留着原有的生物特性,其形态转变的程度因物种而异,充满不确定性。

为了尽早实现对柳林森林的全面覆盖,刘宏果断调整虫族母巢的生产重心,集中力量大量制造探测苍蝇。然而,面对如此广袤的森林,要想达到理想的覆盖率,所需探测苍蝇的数量无疑是巨大的。柳林森林仿佛一座迷宫,其复杂程度与生物多样性远超预期,每一寸土地、每一棵古木之下都可能隐藏着未知的秘密。刘宏与崔岩深知,仅凭现有的探测苍蝇数量,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全覆盖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