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到达青华城(2 / 2)

出行第三日的傍晚,夕阳斜挂天际,车队终于在日落之前抵达一座中小型城市——青华城。相较于刘宏与崔岩曾见识过的青州东部门户柳林城,青华城显得更为小巧,其选址似乎并不符合常规建城条件。然而,“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地上本无城,聚居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城。”青华城的存在,恰恰印证了这句古老的智慧。

青华城之所以能吸引大量人口汇聚,关键在于它拥有一条举足轻重的产业链——青华草产业链。青华草作为炼制各类丹药不可或缺的调和性辅料,其价值随生长年份不同而有所差异,可应用于炼气期、筑基期乃至金丹期丹药的炼制过程中。围绕青华草的采集、种植与深加工,青华城及其周边地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涵盖了从野生挖掘和人工培育,到精细加工的各个环节,且全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每年,青华城为青云宗提供的税收颇为可观。

当车队接近青华城边界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特殊的农田。田中种植的并非寻常作物,而是青华草。每块田地都被一层微光笼罩,每块农田上的阵法仿佛刘宏前世记忆中塑料大棚般的存在,能调控内部温湿度,为青华草营造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刘宏见此情景,惊讶不已,而其他工人却神色如常,显然对此已司空见惯。

刘宏忍不住询问赵明:“你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灵药种植田吗?”

赵明答道:“没错,我们常年游走各地,时常会遇到这类高标准的灵药农田。它们均受到特定阵法的保护,不仅能隔绝外界干扰,还能自主吸收天地灵气进行运转,只需要预先设定好各项参数即可。这种利用阵法培育灵药的方法相当普遍。”

刘宏与崔岩听闻此言,皆感震撼。如此高科技含量的灵药种植方式,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幅前所未见的画卷,这与他们此前生活的偏远之地形成了鲜明对比。

车队并未驶入青华城内,而是沿着一条蜿蜒小径转向,径直来到小路尽头的一家客栈。这家客栈位于青华城郊,周边开阔,有足够的空地供车队停放。从车队成员熟络的动作来看,他们显然不止一次造访此处,对客栈及周边环境极为熟悉。夜幕即将降临,青华城的轮廓在晚霞余晖中逐渐模糊,而车队则在客栈外安然落脚,准备在此度过宁静的夜晚,明日再继续他们的远行之旅。

夜幕降临,青华城的轮廓在风雪中若隐若现,犹如一幅被冰霜覆盖的水墨画卷。城外,一座简朴而坚固的客栈为过往的旅人提供了一处避风歇脚之地。此刻,商队队长赵明率领着他的队伍,还有刘宏崔岩二人,一行人疲惫而有序地步入客栈,期待着在这一夜得以休整,养精蓄锐,以应对明日进城后的繁重交易任务。

客栈内,炉火熊熊,热气蒸腾,驱散了冬夜的寒意。工人们停好了运载货物的车辆,纷纷找寻各自的房间,准备享受难得的安宁。刘宏与崔岩则在角落里相对而坐,两人默契地交换了一个眼神,那是历经风雨的同伴间无需言语的默契。他们明白,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更要小心谨慎。

与此同时,城内一处寻常巷陌深处,一幢毫不起眼的民房灯火微弱却异常静谧。屋内,数人围坐于一张圆桌四周,他们的面容在摇曳的烛光下忽明忽暗,让人看不真切,透出几分神秘与阴郁。

“诸位,年关将至,”一位人率先开口,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石磨碾过谷物,“今年的账目,我们必须细细清算一番。”

另一人接口道:“青华草的丰收,无疑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厚礼。产量之丰,远超历年。如此良机,若能妥善利用,我等岂不是又能大赚一笔?”

“话虽如此,”第三人接话时,眼中闪烁着狡黠,“但今年我们已借库房失火之名,隐瞒了大量的青华草产出,大大充实了我们的钱袋。如今岁末将至,我们需另觅借口,以遮掩这笔额外的财富。”

此时,第四人抚须微笑,似乎胸有成竹:“何不用这连日的大雪做文章?就说雪势过猛,导致阵法受损,大批青华草受冻而亡。此番天灾人祸,足以让青云宗高层信服。”

众人闻言,皆点头称善,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这看似寻常的对话,实则是他们精心编织的谎言之网,意图通过偷税漏税、瞒报产出的方式,将公家的财富窃为己有。从他们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必定是城中的实权人物。若非拥有实权,根本不可能讨论这样的事。他们行事谨慎,选择在这偏僻民房中密会,正是为了避开那些可能对他们心生怀疑、不愿同流合污之人。这间民房,便成了他们罪恶勾当的庇护所,藏匿于城市的阴影之下。

然而,这一切,身处城外客栈的刘宏与崔岩全然不知。他们正沉浸在久违的宁静中,各自整理思绪,为次日的护商任务作最后的准备。赵明队长亦是满脸倦容,但他深知责任重大,强打精神,逐一检查商队的各项事宜,确保一切按计划进行。

窗外,风雪依旧肆虐,仿佛要将天地间的秘密悉数掩埋。客栈内的鼾声此起彼伏,唯有守夜的伙计偶尔起身添柴,打破夜的沉寂。然而,在这看似平常的夜晚,一股暗流正悄然涌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诡谲变故,他们即将经历一场巨额财富与权力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