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云道。
太傅摆了摆手,沉默片刻;开口道:
方云,你在上京城西北角那片梅huā树要中的事情,我和太保太宰都已经知道了
方云听到这句话,心中微震。上京城西北角的梅huā树林,不正是儒家夫子所居的地方吗
果然太傅下一句道:
夫子是我们三人的老师,当年你虽然是误闯入梅林。但多少也是和夫子有了缘份。于情于理,我们都希望你加入儒家,走上正道。这也是当年,我破格向四方侯府发出请束,希望收你为记名弟子的原因。
不过,天心莫测,你最终还是加入了兵家。然而,正如你自己所说。无论是兵家还是儒家,均是为朝廷,为社稷江山出力,究竟从文还是从武,都无所谓了。我和我们都可以算是夫子的学生,这次招你过来,一是揭开这层关系二是有一句话要送给你。
太傅说至最后一句话,神色极为严肃。
老师请说,学生洗耳恭听。
方云诚声道。
在其位谋其职。不在其位,亦谋其职。我希望,你将来不管做到了什么职位,都能够言如其实。为社稷江山,为天下百姓谋福社。真正的做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我希望你牢牢记住,你倒刚踏出的最后一步
太傅说罢,神色严肃,死死的盯着方云。
听到太傅提到刚刚入门的最后一步,方云全身一震,随即一动不动。他的头颅微垂目光闪动,若有所思。
良久,方云站起身来,长长了鼻了一身:学生谨记太傅教诲。
傅点了点头,挥了挥手,不再多言:京城政务繁忙,我便不再多说。你下去吧。
是,学生告辞。
方云深深行了一礼,退了出去。这一次,甫道中却没有任何异样。
方云离开之后,一阵脚步声传来,两名皓首银发的老者走了出来,在太傅停了下来。这两人,一人气质儒雅,神态波澜不惊,仿佛太山崩于前,也不会丝毫变色。而另一人则一股皓日高悬端坐虚空,寂然不动,普照亿万空间的气息。
这两人便是与太傅齐名的太宰与太保。三公之中,真正的打理朝政最多的,是太宰,资政阁辅政阁,七十二元士翰林,连同天下儒生,都受命于太宰;学问最高,历为帝师的是太傅;而武道修为最高明,身负维续儒家香火传统保护天下大儒重任的,则是太保
太保望了一眼方云离开的方向,蓦然霍步走出,掀开黑色雅幔,手掌一伸,摊在地上八丈余长的羊毛地毯,立即翻了过来。毛毯的另一面,现出一行方方正正的毛笔字,分别是:
信智礼义仁梯孝忠
离雅幔最近的,是个忠字。这八个字,是在儒家五常的基础上,加上了梯孝忠
八德之中,他踏过了信智礼义仁梯孝七个字却在忠这个字上,停步不前。
太保望着方云离去的方向,喃喃道,声弃中似乎蕴含着一股奇特的意味。
信智礼义仁梯孝忠这八个字,以忠为首,所以,我将忠字放到了最后。此子虽然武力智谋,丝毫不缺。且得夫子青睐。不过,心中无忠,则官越高,权势越重,越发对国无益。若是让他做上王侯之位,恐怕于国无益,将来要埋下重重祸患,引发灭国之祸
太宰叹息一声,捡起写着忠字的羊毛地毯,道。
太傅闻言摇了摇头:百善孝为先。把忠字,挂在孝字前面,只是我顺你的意思。一他能跨过孝字,也能跨过梯字。拥有孝梯之义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乱臣贼子
太宰默然不语,转头望向太保:师弟,你的意思呢
太保神色淡漠,平静:我只知道,他跨过这八个字,最终站到了太傅面前
此话一出,室内立即一片鼻默。片刻之后,太宰开口道:
即然如此,那就准他封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