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微微一笑,答非所问的说到,“破绽很明显,只怕看出来的远不止我们叔侄两,天下胜我等者众之!”
嘿嘿,你这是暗示我不要杀你灭口了!不过说得也是有理,既然荀彧叔侄能看出来,天下能看出破绽的人虽然不多,估计四五个还是有的,我倒要想办法怎么圆这个谎,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奸的说成忠的,还是先拖延点时间想想,“文若过谦了,还请教我这破绽在何处?”
荀彧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到,“破绽就是大人手下的蛮兵!”
你不会搞种族歧视吧?蛮兵劫掠你就有意见?“蛮兵?”
荀彧点了点头侃侃而谈到,“不错!其一,蛮兵的确不懂礼数法度,但是他们更是连字都不识,那他们劫掠书简干吗?京中富户豪族甚多,皇宫之中更是珍宝无数,大人手下蛮兵却都视而不见,与民秋毫无犯,单单只抢皇家书库,如果领兵的是他们蛮族族长,还可以解释为仰慕我汉族文化,可领兵的却是荆州的水军大将甘宁,其人乃水匪出身,居然也不爱财宝爱书了,这还真是天下奇闻!其二,皇家书库的书简是一本不漏的被劫掠一光,书库中既没有零散的竹简,甚至一片纸都没留下,这显然是策划精细,组织严密的行动,绝不是世间所宣扬的蛮兵私自劫掠!不知在下说的对不对呢?还望大人指教!”
靠~原来如此!当初不想得罪京中的豪门和公卿,所以约束甘宁和蛮兵不得私掠财货,而且甘宁把书库抢得太干净了,没想到破绽偏偏就在这里!早知道当初还不如******发上一笔,反正怪也怪不到我头上来,真是悔之晚已!现在反而还白白便宜了董卓这鸟人!我该怎么颠倒黑白才好呢?“文若真乃子房(张良)再世也!你说的不错,皇家书库是我叫甘宁抢的,不过不该说抢,应该说保护!”
不等我说完,荀彧就一阵仰天长笑打断我的话,“哈哈哈哈~~大人还真会说笑啊!那世间强盗所掠财货是不是也该称之为保护呢?”
没礼貌,打断我的精彩演说,“强盗所劫财货为私,我之劫书为公也!财货可令人衣食无忧,书能吗?何况我富甲敌国之名只怕天下皆知吧?”
荀彧咄咄逼人的问到,“那在下倒要请教一下大人这劫书何为公也?”
看我来慢慢把你套进去,“文若,你先告诉我,在知道何大将军召董卓进京的消息透露出来后,你是怎么想的?”
荀彧想都不想就回答,“乱天下者何进也!诛十常侍只需一小吏足以,何进却引天下诸侯进京,阉宦又何尝会坐以待毙,此正是取乱之道!董卓乃豺狼,进京必乱朝廷!”
我接着问到,“那如果是你领三千兵力进京,除了首先保护圣上,其次你会保护什么?”
荀彧毫不犹豫的说到,“公卿大臣!”
我嘴角微微一翘,以轻蔑的语气说到,“尸位素餐之徒,救之于天下何益?”
这话让荀彧一愣,顿了一会试探着问到,“那保护京中百姓?”
我摇头苦笑,“三千兵力能保护得了多少人?与天下百姓相比又有何益?”
荀彧有些不敢相信的问到,“那大人的意思是救书?”
我点了点头,根据以往自己判断谎言的经验,眼睛都不眨一下的严肃说到,“如果是我选择,除了保护圣上,其次我会救书,因为那是我大汉的瑰宝,无数先贤智慧的结晶,华夏子孙世代传承的纽带!”见荀彧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我接着以三寸不烂之舌继续编造真实的谎言,“当初我奉令进京的时候,我就猜测一定不会只有我一个人接到命令,所以马上令人打探消息,而且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消息必然走露,十常侍肯定不会坐以待毙,京城必乱,而当我得知董卓的二十万西凉边防军也向京城移动的时候,我估计朝廷只怕危已,所以令甘宁领着荆州战斗力最强的蛮兵先行上京,保护圣上和书库!哪里知道十常侍还是快了一步,不仅劫持圣上造反作乱,为了阻止我进京还派人行刺于我。当甘宁赶至京城之时,宫中已一片混乱,偏偏袁绍那个蠢材居然放火烧皇宫,甘宁在找不到圣上的情况下只得按照我的吩咐抢救书库,将书转移。转移过程中又听得我遇刺的消息,因为关心我的安危只得连夜赶回,那时京中兵荒马乱,又不知谁的兵马忠于圣上,书简无法放心留下,只好带着书简一起撤退。如果我如董卓般狼子野心,抢那些书又何用?直接抢些金银珠宝岂不实在得多?”
荀彧听了默然不语,良久之后方才长叹到,“读书之人,却不知书之重要,这圣贤书是白读了,荀某羞见世人也,当回家细研圣贤之道,他日有成之时再来向大人讨教,告辞!”说完又要转身离开!
有没有搞错?我浪费了这么多口水和表情,你当不要钱的啊,我现在一秒钟可也好几万上下,虽然是铜子,可你想不给我卖命就跑,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一定要想个理由把他留住,“且慢!难道文若认为现在天下还有比我这里圣贤书更多的地方吗?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文若既然要细研圣贤之道,何不留下来与我一同参考,平时疑惑之处我们也可共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