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日常篇:瓦尔基里的舆情控制(1 / 2)

“人之所以会在网络上丧失家教和素质,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

瓦尔哈拉办公室,天童凯伊正在为洛可科普人类的道德缺失面——虽然后者早就领悟了。

“但自从总学生会颁布法律,要求所有网站用户必须公开自己的Ip所属之后,大伙的素质一下子就拔高了。”

“错了哦,夫君。自从显示Ip以后,想骂敌托邦的学生只需要挂上圣阿加莎的虚拟Ip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骂;想骂圣阿加莎的则只需反向操作。”

“.……无论如何,拥有一个‘身份’总会让人嘴下留情,洛可。我今天要带你认识的是全市最恶臭的社区。”凯伊说着,在电脑上打开了绯红色界面的论坛:“普罗旺斯匿名版”,绰号是“无知之幕”。

“这是由总学生会和敌托邦联名创造、通过加密计算和隐私协议构成的纯匿名网站,用户的个人信息完全被隐藏着——所以,说这里才是展现普罗旺斯真正民意的地方也未尝不可。”

【“呀,在这种群魔乱舞的恶臭论坛,凯伊你的名声都能由差变好,真可谓是粪上生花一样的奇迹啊。”】

【“爱丽丝,不要乱造成语。”】

“匿名吗?@_@”洛可歪着头看了看屏幕,“可是我一眼看去,系统就告诉我这些同学谁是谁了。”

“那是你……或是说咱俩的特殊情况。”凯伊皱眉道,

“比如这个。”洛可指了指其中的一条帖子,上面写着:

“如果说,人真的会天生在灵魂上与另一个人水火不容,那我和圣阿加莎的天使大人空崎 阳菜就是双倍的灵魂不合。我总梦见这家伙提着枪在校园追杀逮捕我,把我关进牢里,虽然我们不是一个学校的。”

“这个同学是不破丹哦。”洛可(远程)操作着界面道,然后又下拉到另一个帖子。

“虽然不想在这上面挂人…但我必须指出敌托邦科学技术学院会长不破 丹,也就是被会长的身份限制了。倘若她是个更自由的学生,恐怕会干出挖穿地心、搞得学校乌烟瘴气的事,而在正经事上则偷懒摸鱼。”

“这个则是空崎 阳菜同学。”

“...你举的例子也太简单了,说实话我都能看出来。”凯伊道,“总之,洛可,这段时间刚经历了敌托邦的风波,希望你能作为超级AI帮瓦尔基里管控一下舆情。”

“舆情管控……是要做什么。”

“最终目的,是防止危害城市安危的公众言论走向的出现。”凯伊道,“具体怎么做,需要洛可你自己边学边练。”

————————

“好无聊……看着有机体们为了破事争得你死我活。”

这个工作,洛可在宿舍床上待机就能完成。

然而,对大多数“匿名版”上无趣的问答和争执,她都漠不关心,例如:

“q:如何评价敌托邦科学技术学院向万叶集音乐学院排核污水、甩火箭碎片?”

A1:那是以前的敌托邦干的,和现在的敌托邦有什么关系?

A2:根据普罗旺斯总学生会的检测,敌托邦排放的废水中各种放射性物质含量非常低,符合排放标准,排放行为没有问题。只有没学过核科学的瓦尔基里学生,还在狗叫。

A3:敌托邦已经放下了,万叶集什么时候才能放下仇恨往前走?”

A4:睁开眼看看世界吧。所有学校都在庆祝,只有你万叶集在愤怒。

A5:为什么敌托邦专挑万叶集排放垃圾?为什么不往第十缪斯排?为什么不往山海经排?这难道不值得万叶集学生自己反思反思吗?

A6:你过得很好?每天几点上课、几点下课?学校干什么和你有什么关系?

A7:瓦尔基里永远在谴责、永远在愤怒、永远在‘表示遗憾’。不改进安保,永远还有下一次!比起敌托邦,我看更该反思的是瓦尔基里。

A8:敌托邦排多少垃圾,空气也是香甜的。查查你们圣阿加莎的空气污染指数吧。

A9:万叶集虽然差点被淹了,但至少她们获得了自由。请问瓦尔基里给了她们什么?

A10:这就是敌托邦,因为新闻自由,所以这种丑闻你也能看到。如果是圣阿加莎干的这种事,你现在根本看不到新闻。承认敌托邦优秀很难吗?很难吗?很难吗?”

还有“q:如何评价乌托邦分校号称自己有千年历史。

A1:全是假的,连那个什么‘王座’也是总学生会虚构的,就是为了转移矛盾。

A2:请关注本人新作《乌托邦伪史论》。”

还有:“q:如何评价墨丘利复校联盟在普罗旺斯地下肆无忌惮进行非法贸易?

A1:别和墨丘利学生打架,他们额外长着双无形的大手。

A2:太伟大了自由市场,太伟大了墨丘利。”

她还看见第十缪斯音乐社社长、脱离“米库”的现役偶像藤田 音原同学正在亲自下场和自己的黑子对线,并数落同行。

还开到了山海经二中学生会会长妃 姬苝的马甲,发现她虽然几乎不发言,但是经常看山海经地狱笑话。

诸如此类。

洛可在上面检索自己,看到的话术是:“想起自己学校的荣耀王女小姐代表着城市最高的科学技术,乌托邦住在地下、没有薪水的普通学生都觉得脸上有光。”

“说我什么,无所谓,但是真好奇夫君在这种网站上的风评啊。”洛克想。但是她又不愿意看见对凯伊的恶言恶语,所以忍住了这个想法。

然而好奇心作用下,还是没忍住。她进入了“如何评价特别治安官天童凯伊”的帖子,结果发现近期的评价大多是好评,这在匿名版上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