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离开案发现场之后肯定是直接返回家中。
中途要想不被发现的话只能走小路。
所以他住的地方距离此地不远且比较偏僻。
并且对于厂房周围的环境很熟悉。
住的地方不属于小区而是独栋小院。
家里人口不多或者是只有他一个人居住。
平时比较低调老实并不引人注意。
与周围邻居之间的关系很好。
没有人会把怀疑的眼光放到他的身。
而受害者家距离此处不到五公里。
厂房门口的小路是受害者回家用时最短的一条。
以往很很多次都是从这条小路回到家中。
受害者和凶手非常的熟悉。
对凶手完全没有任何的防备心理。
才会让凶手轻而易举地得手。
警方在案发之后针对附近的居民进行过调查。
笔录里面大多数人有不在场证明。
又根据现场遗留的脚印推测出凶手可能是在天黑后才从案发现场离开。
时间的误差给了凶手一个完美的逃脱机会。
阴差阳错之下调查方向完全走偏。
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突破口。
顾易在脑海里疯狂头脑风暴。
想象着如果他是凶手的话会在屋子里做些什么。
有没有可能还有一些线索是他们没有发现的…
凶手可能早早就计划好一切。
觉得时机成熟之后。
就把受害者诱哄到偏僻的厂房之中。
借机行不轨之事。
却遭到受害者不甘心的挣扎。
因为是第一次做案没有什么经验。
紧张和愤怒的情况之下直接将受害者掐死。
那么…
凶手到底是用怎么样的理由将受害者哄骗过来的呢?
受害者当时的年龄十五岁。
并不是用一根糖就能够骗走的年纪。
顾易脑海里闪过七岁小女孩被杀害前的场景…
是了!
这个凶手最擅长的就是利用女孩的善意。
而且在之前的很多次里。
凶手肯定无数次的试探过女孩的口径。
然后一步一步步步为营把她拖到深渊之中。
厂房在很久之前就废弃掉了。
里面值钱的东西大多数都有法院拍卖掉。
以受害者的年龄能在里面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给凶手呢?
无数次血的经验告诉我们。
当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或者女人自称遇到了困难。
向弱小的女子或者是孩子求助的时候。
往往都是一场精心布置的圈套。
顾易曾经研究过很多起案子。
特别是涉及到妇女儿童拐卖的案件。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人利用了孩子或者是母亲的善意。
而且这样的圈套每一次都能很好的奏效。
犯罪分子在实施的时候屡试不爽。
顾易脑海里浮现了一个十五岁热情善良女孩子的身影。
她对于凶手提出来的帮忙。
每一次都特别热情地给予回应。
还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特别好的事。
殊不知罪恶的魔爪正在一步一步地伸向她。
受害者越表现的善良热情通情达理。
就越会激发凶手的犯罪欲望。
因为他的世界是荒芜贫瘠不堪的。
所以他才不能忍受这个世界有美好的东西存在。
要亲手把美好毁掉才行!
顾易想到这里脸色越发的铁青起来。
他慢慢的环顾四周。
废旧厂房光秃秃的什么都没能留下来。
铁皮房能被拆掉的东西全部都给拆走了。
连屋子外面的铁门都不翼而飞。
心中有一个念头浮现来。
十年前废旧厂房才荒废没几年的时间。
经过法院拍卖之后。
留下的肯定不仅仅是光秃秃的房子。
门口的铁门和其他小部件。
就是被附近村民慢慢一点一点的顺出去卖掉的。
凶手很可能之前干过这样的事情。
请受害者帮他忙也是用这样的理由。
那么能够这样干的人。
家里肯定不会特别的富裕。
自己本身也没有什么正经的工作。
但他低调老实肯干的形象一直都被中人认可。
或许目睹整件事情发生的第三方并不仅仅是想为凶手隐瞒实情。
更是害怕警方把他当做是犯罪凶手。
毕竟在警方后来公布的证据里面。
脚印是作为重要的证据保留的。
之后他应该找一下当时在村子里面管事的人好好聊一聊。
顾易正要往回走。
就听到百米屋外围墙处有人扒拉着铁皮想要钻进来的声音。
一个被封存起来的命案现场。
和待开发荒无人烟的厂房。
除了警察之外。
还有什么人急着想进来看看呢?
顾易果断的跑了过去。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