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马不文(1 / 2)

始皇病毒 向量 1890 字 2022-05-11

恳请收藏本人新书《逃到异界当魔王》书号1579889。

新书特需要大伙的支持!点击、收藏、砸票!什么都行,向量谢谢大伙了!

——————————————————————

马不文跟着他导师来参加一个学术讨论会,和其他人一样,他感到非常奇怪:学术会议怎么会设在一艘豪华游轮上?而且参加会议的人员只有四个人。马不文之所以能来,是因为每天导师都有很多的资料需要他来整理。

马不文是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夜里睡不着觉的时候,总喜欢到没人的地方转转,注意大多数人不会注意的角落。他希望能在那里碰到一个哭泣的小妹妹、会喷火的的盒子、写满公式的笔记本……遭遇“神秘的力量”,把他带出平淡而无聊的现实。

这天夜里,他又一次侧转难眠,忙完了导师给他的任务,闲来无事又遭遇了可怕的“失眠”,于是信步走出船舱,来到邮轮上唯一的一个夜里关门的餐厅,因为这里没有人。

果然,他意想不到的碰上了华强。但他并不关心华强,他想得到更大的惊喜,于是立刻上来就问,“叶亭呢?”

华强当然是无从回答,于是,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杨伯这个将要倒闭的寿司店上了。杨伯原来开的“醉香居”,虽然店铺不是很大,但却名声在外,马不文当然也去过,他和华强都还记得门口上的对联,“天下有菜,于斯为盛。”他对这样的改动虽然不很赞赏,但杨伯做的菜可是赞不绝口。

寿司从配料上讲,除了鱼肉的新鲜之外,看的就是大米的调制了。而混合大米里的配料是:醋、糖、盐。这些原料没什么好变的,关键是比例。马不文不亏是整天在实验室里跟试剂瓶打交道,重量体积,根本不用看刻度盘,他一拎就知道。而且,他根据这三者的化学性质,和杨伯一起研究出了很多配方,根据不同口味,制定不同比例,争取个性化服务到每一个顾客。

临走时,马不文还信誓旦旦的说,明天他会带来全体与会人员来这里吃寿司,给杨伯装门面。

第二天,果然马不文拉着他导师和另外两个人来到这里吃饭。令大家有些意外的是,其中一个还是日本人。

那个人叫小田次郎,他上船后当然吃过很多次寿司,但从来没有到过杨伯这家。在我们的再三恳求下,他才说出了其中的原因。

日本饭从选料上讲究的是新鲜和精细,而这一点同样要反映在外观上。切好的寿司摆在盘子上最好想纸面一样平。这样看来,刀法越快越好,因为,“快”不仅能保证刀口的平整,而且,可以保证新鲜,要知道最好的寿司卷,米层微温,而鱼肉最好像刚从冰里拿出来一样,这样搭配出来的寿司吃在口中才会清香爽口。

华强比较了一下,果然发现他们切的每一小段寿司,长的长短的短,而且切口还不干净。

华强看到这些,不知怎么的,手就像磁铁遇到铁一样,细长的手指立刻就拿起了刀。他把一根刚卷好的寿司砍头去尾,四刀分成八瓣,切口就像打磨过的一样平整。日本人惊呆了,他看了看华强的刀,又端详了一下华强的手,嘴里不停的啧啧称奇。

当然,责无旁贷,华强必须把这一手交给寿司店的小伙计郭飞。

寿司卷是软的,有时候里面卷的东西很多,所以如果弄不好,不仅切的不齐,而且还容易切散。所以,刀往下切的时候,不能摁着硬切,要来回拉,像锯东西一样,掣肘的幅度越小越好,越快越好……如果看寿司大师出刀,“切下去”这样一个动作,从表面上看,像是一刀,但如果分解成慢动作,其实是十几刀,甚至几十上百刀。

其实,华强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了,但非要说出个一二三来,他就只能把自己在图书馆里看来的一些东西,结合个人想象力,临时发挥了。

为了让郭飞切的一样长,华强在郭飞的面板侧面画上刻度,哪里第一刀,哪里第二刀……然而,郭飞却学的很认真,有板有眼,一丝不苟。郭飞还清楚的记得,小时候,华强就是这么教他如何从河里抓鱼的,怎么拿弹弓打的准……他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华强了。

可能是为了报答杨伯,也可能是处于本来的性格,郭飞学的很刻苦,短短的一两天,郭飞的刀法就可圈可点了,再加上杨伯精心的选料调配,小小的寿司店生意越来越好了。

而华强在这两天里,则开始展开了搜寻叶亭的行动,跟郭飞长进飞速的刀法相反,他一无所获,事情毫无进展。

马不文这些天带着他的“全体会议成员”,天天来吃,一如既往的支持杨伯的生意,他还四处打广告说这里的寿司多多好。效果还不错,来的人越来越多了。

那么马不文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有个老板,姓张,他想跟一个日本人做点生意,说是一种全新的材料,包裹他的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算不说要多少钱,谈这样的生意当然的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所以,张某就打着着会议的名号,把马不文的导师(材料方面的专家)请来了。

张老板很喜欢杨伯的手艺,出手也很大方,总是给他们很多小费,令在场的外国人都为之侧目。

“张主任,俺代表三里屯的几千口子人给你归跪下了!”突然听到一声喊叫,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的扭头去看。

原来是二蛋和他的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