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真假之争(1 / 2)

唯我独法 志鸟村 1602 字 2022-05-11

外国人和洋人的争执,可以说是意气之争。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麻烦的事情。

洋人要维护自己教会的尊严,两位外国友人则不愿轻易妥协。

好在大家都是文明人,除了争执的声音略大,并不影响其他人的观赏。

不过,众人的心思也没放在艺术品上。

简简单单的几句翻译,再加上丰富的联想,大家得到了远胜艺术品的快感。许多人放着数千万美金的古董不看,一门心思的研究高等猴戏,令人不禁为传说中的艺术熏陶而伤心

一串谁都看不见的亮光过后,左手虎口处的印记,说明感知卷轴已经生效。

陈易毫不迟疑的向前走了半步,接着又走了半步,借着巨大圆柱的遮掩,凝神看了过去。

与以往随意观察小东西不同,有两个成年人合抱粗的石柱,看的他一个劲的眼晕。

效果是相当的不明显。

全体元素组成时间:3652万年

陈易登时傻眼,现在判断的,竟然是石头成型的年代。

好在没有时间限制,他有的是时间慢慢尝试。整体判断不行,那就在雕刻的痕迹上下功夫,继而可以再看裂痕内部。

至少是上千年的风吹雨淋,令著名的萨摩圆柱也承受不起,露出了丝丝窘相。不过它外部的损害并不深,否则也不能得到教皇的看重。

然而,顺着裂痕看下去,却让陈易看出了问题。外圈的雕刻痕迹来自2230年前,可是内里的一些地方,虽然没有雕刻,却明明白白显示着来自1700年前,材质也变成了自然混合物换言之,内外相差500年的圆柱,里边甚至不是石头。

他再次看了一遍,依然如此。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此著名的罗马圆柱,本就该用整块的石头雕刻而成,而且作为被教皇收藏的珍品,谁会在1700年前将里面掏空,放进什么自然混合物。

陈易越看越入神,一会竟走到了柱子旁。于是场中的景象略显诡异,两名外国老头和一个较帅的洋人老头,再加上一个摇头晃脑的少年站在了场中,而无数冠冕堂皇的先生女士们,则傻乎乎的围在一边,像是准备啄食谷子的鸡仔。

怎么了韩婕扯扯他的袖子。

有点奇怪。陈易也发现自己身处无数眼球的焦点中,稍向后退了几步,转身问郎教授道:他们说这个柱子是教皇留下的哪一任

郎教授想起那只汤临泽作假的瓶子,多少对他高看一眼,于是稍算一番便道:实际上是第三十任教皇,圣马赛一世,他只做了一年,大约是在公元三百年的时候。

幸亏他出身考古系,换个普通天主教徒,都不定这么清楚。

陈易眼前一亮,道:那就是1700年前

是这样没错。郎教授点头。

陈易哦了一声,不知在想什么。

洋帅哥竖着耳朵听了半天,却再没了下文,满脸扭曲。

又过了几分钟,两个德国老头和一个瑞士老头终于累了,他们招手令侍者送来红酒,大口的喝着,然后一边研究圆柱,一边准备着接下来的措辞。

另一名神父匆匆而来,他左右看看,然后拉过斯坦尼克问道:究竟发生什么事情

两位嘉宾认为萨摩圆柱造假,并对此大肆评论,阿尔方斯很认真的与他们辩论

有些过于认真了。神父用的是英语,但语速不快。

但您知道,阿尔方斯就是这样的人洋帅哥无所谓的摊开手。

他们影响到了其他客人,请他们到楼上讨论。神父用命令似的语气,说完转身就要离开。

郎教授看不过眼,他早到了倚老卖老的年纪,于是毫不犹豫的道:神父,我想我们有在此讨论的权利,而且也有权利怀疑萨摩圆柱的真假。

神父停下脚步,道:萨摩圆柱由历代教皇收藏

那是你们的信仰,不是我们的。郎教授哼了一声,道:我信仰科学,我们可以互相撰写论文,让世界来评断。

教授胖胖的身体,语气却是直率而强硬。

陈易听了大感振奋,不由为其叫好道:两位德国先生,只是指出你们的圆柱有瑕疵,这也是事实,凭什么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