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改道(1 / 2)

关于司马光被辽国编入参军戏的事儿,段成义早就知道了。早在文彦博主政大名府的时候,这件事就经由他在大宋官僚之间传开了。

清名能被“蛮夷”传颂,这让很多人羡慕,段成义也很羡慕。不过他清楚,这种事这辈子都与他无缘了,皇城司无论做什么,都洗刷不了一身恶名。

“段使尊,如果在下请我朝鸿胪寺出面,贵国能否将我那几位同伴放回?他们毕竟不是宋人,似乎不该受大宋律法约束!”韩渔舟的话看起来再商量,但听到段成义耳中与挑衅无异。

“大宋国土上的人,自然受大宋律法约束,若是他们在辽国杀人放火,那大宋律法才管不得他们。韩公子回国后可以试试能否请贵国鸿胪寺出面斡旋,我也想知道贵国鸿胪寺是否愿意为几个杀人纵火的恶徒与大宋交涉。另外,他们拘押之地是南衙,包公心中只有大宋律法的威严,无论宋人还是辽人,在东京城地界犯事,他恐怕都不会放过。韩公子刚刚还说包公‘圣人非所与熙也’,怎么转眼就忘了。”段成义奉命送他离开东京城,一路上韩渔舟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总是试图挑衅他的底细,这让老段心里很不爽。

离开东京城辖区后,段成义的监管任务结束,余下的事交付给几个亲从官,他自己则准备率人返程。

几名亲从官护卫着韩渔舟一路北上,经大名府、邢州一路直奔真定府而去,准备从那里出境。韩渔舟的目的地是辽国西京大同府,也就是当年幽云十六州中的云州,这是他之前想好的撤退路线。

在从邢州到真定府的路上,一伙不速之客打断了几个亲从官的计划,来人为首的是韩渔舟的弟弟——韩雁阵。二公子韩雁阵本来是奉命在边境迎接被宋国遣返的哥哥韩渔舟,谁也未想到他会擅自入宋境。

刚一出现韩雁阵就在皇城司亲从官面前自爆身份,这让亲从官的警惕性瞬间提高,更重要的是韩雁阵这种当面做贼的行为让皇城司一众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衅。哪怕韩雁阵编一个一戳即破的谎言,对方都不会如此愤怒。

不过韩雁阵接下来的话,就让亲从官顾不上发火了。

“兄长,有人要杀你!大同府方向有伏兵正在潜入大宋,他们要在宋国境内杀了你,将这事儿栽赃给宋国,然后借机对宋国开战!”韩雁阵说完这几句话,韩渔舟才注意到弟弟除了一身风霜之外,袍子上还有干涸的血迹,韩雁阵身后的随从大多挂了彩。

听到这个消息,韩渔舟本人陷入了沉思,虽然弟弟没说出要杀他的人是谁,但是能这样做的也就只有大辽那位皇太叔、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重元了。一旦宋辽此时开战,他这位天下兵马大元帅在一群拥护者的支持下,想找机会夺权不会太难。

此时的亲从官听到此事,都觉得十分懊恼,本来简单的任务,竟然变得危机四伏。对方如要杀韩渔舟,那就不会放过这几个皇城司亲从官。此时他们虽然还不知晓韩渔舟的具体身份,但想到凭他能引发一场战争就知道这位大公子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寻常纨绔子弟了。

亲从官首领道:“二位,在不是二位公子叙旧的时候,既然这位韩二公子说大同府方向有伏兵,那咱们还是抓紧时间改路吧。”

两位韩公子知晓此时在宋国内,他们的安全主要还要靠大宋官方的保护,所以对一行亲从官还是很礼貌的。亲从官首领姓许名雄州,如果卫昶父子见到此人一定会觉得眼熟,此人曾经在卫家门外被张雷生流星锤打伤,如果不是卫杰及时赶到,许雄州早已作古。

在那件事后,段成义因为许雄州因公受伤又恪尽职守,将之提拔为手下的一个小头目。很少有人知道,许雄州被提拔的原因除了立功、受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与段成义沾了亲,段成义的夫人也姓许,是许雄州的亲姑姑。段娘子是许雄州的爷爷老来得女,所以他们虽然是亲姑侄,但许雄州却比姑姑还要年长一些。

即便姑姑年龄比侄子小,但却不影响姑姑对于侄子的关心,许雄州在卫家和道观两处先后遇险,因此段娘子一直希望段成义将这个大侄子转做文职,图个安稳。

知晓姑姑的想法后,许雄州亲自去一趟段府,跪地恳求姑姑不要再插手他的事。许雄州当初由亲事官选为亲从官本就是姑丈暗中提携的结果,这本就引来了一些微词。此时他已然升到亲从官,如果不能再立功傍身,即便是姑丈再有意提拔,也无从着手啊。而立之年,身居要职,他不甘心就此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