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看来,人的内心深处就不能同时存在善良和邪恶吗?”
“佛教有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就表明了接纳和包容的重要性。”
“而你似乎非要彻底打击商人。”
“在你眼中,商人就必须被社会淘汰吗?”
“你总是把儒家的经典视为准则。”
“但我看你不明白儒家包罗万象的真谛。”
郭汝槐第一次听到有人说他不了解儒家经典。
要知道,他一生的成就都依赖于儒家经典。
他不服。
瞪着陈寒。
等待陈寒给出让他信服的解释。
陈寒则说:
“孔子创立儒家时,并没有将商人排除在外,他是包容一切的。”
“拿他的学生子贡为例,子贡是个有名的富商,富可敌国。”
“但孔子仍然对他寄予厚望。”
“由此可见,孔子对商人从未有过排斥,甚至许多事情上都依赖大商人子贡的帮助。”
“就算你们天天捧在手里的《论语》,如果没有子贡的收集、归纳、整理和出版,你们现在能看到吗?”
“端木遗风,流传久远!”
“从西汉开始,董仲舒虽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他们依然明白儒家只是表面的皮,内在仍是法家。”
“两宋时期的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但这人欲指的是过度的贪婪、愤怒和痴迷。”
“理学家从未说过要消除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和日常琐事。”
“这些喜怒哀乐和日常琐事能与金钱分割开来吗?”
“孔圣人并没有把商人当作另类。”
“传到你们这代,却用儒家经典作为工具,去攻击商人,这是何故?”
“这不是你们的独特创新吗?”
陈寒引用典籍,凭事实让郭汝槐无言以对。
林德贵等人这才舒了一口气。
说得真好啊。
真是说到我们每个人心坎里去了。
这些读书人一个个都将我们视为洪水猛兽,
但他们又找不到支持他们观点的正当理由。
反倒是内心深处,他们就是这么想的,
就这么认为。
陈寒心里清楚这种风气是如何形成的。
无非是朱元璋将原本不分等级的士农工商四个字,刻意划分了等级。
原本管仲说的是‘士农工商,国之四柱’,意思是这四种人是国家的根基。
然而到了明朝,朱元璋因其出身背景,对商人深恶痛绝。
他始终认为,是商人才导致了天下的动荡。
他总觉得自己的悲惨命运,都是这些商人造成的。
因为当初的地主刘德就是如此对待他们的,
就是如此剥削他们的。
所以他厌恶有钱人。
所以当他成为皇帝后,在户籍管理制度上,故意将士农工商划分等级。
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第一等肯定是官员。
第二等是我们这些务农的。
第三等才是做工的。
最底层的就是你们这些经商的。
原本没有区别的,被朱元璋人为地分出了高低。
这正好满足了读书人心中扭曲的优越感。
因为读书人普遍较弱,无法像农民和商人那样创造价值。
所以他们非常需要这种无形的优越感来提升自我。
因此,读书人奉为圭臬的理念,实际上并非孔子和大儒学家所提出。
反而是没读过书,出身贫寒的朱元璋提出的。
然而这套理论确实让那些读书人趋之若鹜,
并且每个人都感到优越无比。
因为士农工商中,士排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