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生育奖惩制度(2 / 2)

承明之治 嘟嘟嘟233 2040 字 7个月前

李承乾点了点头,没有了异议。郑丽婉的道理很简单,担心兄弟过得苦,更怕兄弟开路虎!哪怕是现代,人们都是这样的,亲朋好友不怕你日子苦,就怕你日子比他好。而这,本质上还是人性作祟。

郑丽婉设定的惩罚机制也很有意思,超生一个,那么未来十二年内,你这户人家的纳税比例增加一成!十二年后,孩子成年了,可以拥有劳动能力了,那就停止了。可以说,力度适中,从生产力角度来看,你多生一个,那就多占用你一些生产产值。如果你生的是龙凤胎,不管是一起生的,还是后面生的,每年奖励你百钱!百钱就是五十斗粮食、五石粮食,四匹布匹、八件衣物!

多生两个,那就直接加两成纳税比例,多生三个就多交三成!以此类推,封顶五成。秋季纳税,十抽其一,逐层叠加最后是十抽其五,也就是二分之一!换言之,你秋季纳税的时候,你的收入就要缴纳整整一半给官府!这力度,是逐层叠加的。你最多生三个就完事了,非要去生五个?!你有病是不是?!

有能耐生五个的,都是豪绅大族,人家真要愿意生,那就生呗,反正官府可以多征税。豪绅大族地多、奴隶多,产值也高,官府巴不得把你秋季收成的一半都给拿走!

寻常百姓的一半,和豪绅大族的一半,那可不是一个量级的。之前李承乾走访民间,民妇家中一百五十亩田地,一年能够收获两百五十石左右,一家六口撑死也只能吃掉二十五石。那么,如果生下五个孩子,或者五个以上!就需要纳税一百二十五石!即便如此,依旧剩下一百二十五石,除却一家吃的,至少都还有七八十石,可以在柜彷兑换金钱用于贴补家用。

豪绅大族那一年的收成,可就不单单是区区的二百石了!就拿县级豪绅大族,每年收成都是上千石!少了千石,你都不配称为豪绅!也没人把你地主看待。豪绅家中有奴隶,而郑丽婉之前搞得置换,很多人家中的奴隶都是高句丽人,他们不受大唐律法的保护,也不享受大唐百姓的权利和地位,更没有朝廷官府的尊重和重视。

朝廷设置新生人口的奖惩制度,不是为了让百姓们吃不上饭,该吃就吃,不会饿着你,更不会饿死你。朝廷要做的是把你们一家人一年产出的所有产值,抽取更多给朝廷,朝廷才好分配!朝廷有更多资源,才能加大发展力度,追一追人口刚需和国内产量的差距!让国内产量追上人口刚需,才能稳住国内的经济和平衡。

不然谁tm吃饱了撑着?自己给自己找事做?本来西域那里就忙的要死,这一个政策下来,朝廷和地方都要多出一件糟心事!

这才是根本原因,不是说真的要罚你,不准你生。主要是国家发展程度,还没到允许你想生多少就生多少的程度。临时必须管制一下,你如果不服气,那官府只能跟你费口舌,讲道理了。你要还执迷不悟,那就吃惩罚吧,如果还不遵守制度要闹事,那就别怪官府动刑了!

朝廷虽然规划了吏治考核的硬性标准,一半评估来自治下百姓的评价。但,不包括那些不遵守朝廷方针和制度律法的人,当你不遵守且不配合的那一刻起,你就不享受李承乾这位皇帝为你争取的政治权利了。你的一句话,就能够影响到你们当地的父母官前程和未来,这就是李承乾为百姓们谋取的政治权利。

做人讲究一个相互体谅和理解,互相配合。你不配合我,那我也没必要理会你了。自然,李承乾能够给你这样的权利,也能随时收回!因为,只有李承乾会给百姓们这样的权利和尊重。放在以前,你试试?打不死你!

思虑清楚这前因后果,李承乾也点了点头。

“左右来看,这通告要到位才行。否则,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容易酿成大错。”

郑丽婉笑道:“放心,地方道府接到这旨意,比咱们还担心通知不到位,告知不清楚,担心治下百姓被蛊惑。别忘了,如今的吏治考核、发展评估,都和他们的前程、地位挂钩的。真要出现民变,道府、军府、督查院、州府、郡府、巡察使、县衙、百斯骑全部都遭殃,他们一年到头全部白干了。”

“真要有人敢蛊惑百姓,他要面对的就是一个道上上下下军政法外加百斯骑的怒火。本宫还真没看出来,现在的大唐,地方上有人能够硬刚整个地方的。”

如郑丽婉所说,如今地方官员不单单是维稳地方就完了。你需要有政绩!还要有民心!还得配合朝廷中央的政策!真的,历朝历代为官者之难,无出唐朝承明之右者!得亏贞观铺垫,大唐的地方官员们,水平在这里放着,不然谁tm乐意当承明朝的官员?!还tm是地方官!

历朝历代,无不以远离皇权的地方官沾沾自喜,自诩封疆大吏。可你看看,如今还算封疆大吏吗?算个嘚啊!孙子都没这么受气!

李承乾刨了一口碗中粟米:“这么看来,地方道府的确压力太大了。嗯...扩一下?”

郑丽婉:“...现下地方道府也就不到百人,这样吧...嗯,那就给他们增加到一百五十人为限。”

“可以,那就顺着此次的政策一起下去。”

贞观时期最怕的就是冗官冗兵了,但奈何随着市场产业经济的制度引入,大唐地方行政效率需求的确是急剧增加!贞观的时候,地方官员追求政绩的方式很简单,无外乎人口增长、粮食增产、地方稳定、治安和谐、落实政策。如今,还要加上产业规划和增设、被绑上财政自理、柜彷借贷发展、维稳收支、促进民生、顾忌官府名声和形象、还要落实中央的安排和政策!

所以,承明朝别追求当官,当官不见得有跑商快乐。至少,从商自由、没有硬性标准和要求。

郑丽婉:“等到国内的几项政策落实后,也是时候从地方提拔一些人员去西域了。就靠经济圈培养,速度根本跟不上。特别是岭南道、陇右道、河北道的官员,平均水准都不错,提拔到西域六道,任职地方高官,老人带新人,短期内或许很难令政策展开,但至少能够循序渐进。”

李承乾点头:“嗯...西域苦寒,也更难治理,开展政策落实。以后,朝廷缺人,就优先从西域那里提拔上来,有地方经验,看的也全面,优化一下如今的朝廷结构,加强中央行政能力。”

“嗯,本宫没意见。”

说白了,履历。能在西域干出一番政绩的,肯定不会差。因为西域如今是未开化的地区,而且一片荒凉,哪怕朝廷出人出力还给政策,你也得玩的起来才行。所以,把西域当做一个进入中央的过渡,筛选真才实干的臣子的地方,也的确合乎情理。

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考量,那就是流官行政!在西域干出一番成绩,就有名望,而西域朝廷无法直接伸手管理,那么把在西域积累了名望且得到实际考核合格的人才,提拔到中央,你觉得会怎么样?

变相的加强了朝廷对西域的掌控力!很多时候,一个很强大的事物,内在必然存在很多细小的存在,一点一滴的累积和拼装起来,构成了这个庞大的事物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