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那些被您放逐的学者立下大功了!”李忠狡黠地悄声笑道。
这些人一直向王保保耳边灌输,说元帝昏庸,唯有他忠贞不渝,连天地也为之动容。
但元帝的身体状况不佳,一旦发生变故,继位者可能会视他为眼中钉。
别说非黄金家族之人无法成为大汗,难道我们汉人没有说过,王者岂有天生的贵胄?
你看朱帝不也是从贫民中崛起的吗?
“这些流言早已传到北方王子耳边,当然,这也得益于殿下的色目人安排。”李忠洋洋自得地续道,“您猜他在听到这些后,心中会有何感想?”
忠诚无法绝对,绝对便非忠诚。
若王保保斩杀那些学者,将首级呈献给北方王子,或许能赢得对方的信任。
但王保保并未如此,反而对他们礼遇有加。
人性是共通的。
尤其是同为王室成员时,有些情感容易产生共鸣。
比如站在朱标的立场,别说外人如王保保,就算是亲弟弟朱棣。
假如那个顽固的僧人姚广孝煽动朱棣,称他有帝王之相,应当头戴白玉冠冕,朱标期望朱棣第一时间砍下姚广孝的头颅,送到自己面前。
若朱棣做不到,这个弟弟自然会被朱标严厉压制。
原本时空里朱标如何疼爱弟弟,对他深信不疑,他不再关心。
但在当前的朱标看来,这是条不可逾越的底线,绝不容许触碰。
北方王子的敏感比朱标更甚,毕竟他身处更为险恶的环境中,一步错就可能万劫不复。
“很好,至少现在北方两大权臣已放弃王保保,我无需忧虑背后受袭。”朱标心中暗自满意,“我也是守信之人,将来必有回报。”
他的手下们看着王子与贴身太监窃窃私语,却不知他们在谈论何事,面面相觑。
尤其是刘伯温想开口劝诫,殿下,亲近太监并非好事,莫要忘记前朝的教训啊。
但他思量一番,欲言又止,也许王子的威严已深入人心,连诚意伯都心生忌惮。
“各位无需好奇,只是孤的一位密友来信。”朱标淡然道,“我们继续讨论正事……”
在一片繁星点缀的营地中,众人围炉热议,直至日暮时分,一名身披银甲的守卫通报:“王储,西路骑士团报告,宋国公犹如雷霆之击,无人能挡!”
“而岐阳王麾下的东线部队虽连克敌营,但也付出了沉重代价。”
众人闻言,目光纷纷投向方进,除了朱标,无不动容。
这家伙,未卜先知吗!
刘通暗自琢磨:难道这小子是熟读了《天启史记》,才穿越至此?
“方将军果真乃国之砥柱!”朱标赞许道,“东西两线战况尚稳,但胜负关键,握于我中线大军之手。”
“东西两翼,如今首要任务是护卫中军,以防遭敌两面夹击。”
“王储,微臣之意,暂避锋芒,后勤充足,王保保主力在北,南部粮道已被我军多次扫荡,敌踪寥寥!”方进回应,意图明显——拖延,不让决战轻易上演。
“方将军,难道你不担忧北元铁骑绕过中军,截断后勤补给?他们的速度,如疾风般迅疾。”朱标有意挑起话题。
“王储,他们不敢倾巢而出,否则徐大将军必会抓住机会,发动全面攻势!”方进指着沙盘上的布局,信誓旦旦。
明军距赫林仅一步之遥,谁先按捺不住,谁就会揭开决战的序幕。
实际上,王保保身为徐达的败将,已无退路,却依旧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微臣有一策,或可诱使敌军露馅。”方进慢条斯理地透露。
……
采纳方进之计后,朱标秘密拜访徐达,二人独处一室。
“徐叔,决战之时,侄儿绝不干预您的战术布置,只是决战时机,还请以侄儿之见为准。北元的情报,侄儿可是费尽心血。”他诚恳地说。
徐达素以稳健着称,眼看西路军与东路军先后与北元交锋,自己却按兵不动,内心的焦灼难以掩饰。
他对朱标的镇定自若深感敬佩,这个年轻气盛的少年竟能如此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