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终究有进展(1 / 2)

和谈终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刺杀案发生以后,宋廷和西夏使节团似乎有一定的默契,这事不能再拖下去。和谈从来如此,一个意外可能就会打破彼此脆弱的像张纸的信任。

宋廷做出一个最大的让步,岁赐可以恢复,按年支付。西夏的一个让步是,和谈一旦达成,今年他们会要求西夏前沿实现退兵。

这个让步让郑雍和范子奇会后发生了争执,这一年的岁赐不算少,哪怕最后应承这也得是最后,这不该这么着急成为原则。

整个朝堂气氛要轻松不少,作为旧党当政的国策,安境保民休生养息始终是大部分旧党人的理念。哪怕对西夏持强硬态度的,现在也不觉得能灭掉西夏,而是实现一种积极的防御态势。如果和谈双方能遵守,那就能在大西北息兵,这对于一直在节流的财政有所喘息。至于岁赐,总比往那里丢钱打造重兵集团要省。

耶律南仙其实岁赐都打算少要,和谈对于她来说不过是第一步,她还有很多事要办,她得用这个让大辽的皇帝有所顾忌,支持她成为西夏的皇后。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那时候和李乾顺一起,削弱西夏梁氏集团,他得成为真正的皇帝。

耶律南仙提请见大宋的太皇太后或者官家,既然走到这一步那就得快刀斩乱麻,把事情定下来。至于那些和谈中还在扯皮的小事,她得先落实最大两件事,后面才好慢慢实现。

……

政事堂。

宋廷和谈最重要的两个人郑雍和范子奇争吵有点激烈,范子奇知庆州半年多,前面又是户部侍郎,他的观点非常明确,户部费用紧张,不管给不给岁赐,大西北前沿的防御体系一样得投入,省下的不过是为了前推花费的费用,这些费用本就不多,政事堂和枢密院都不主张外出,那这笔钱本来就省得很。

郑雍的说法是岁赐可以放在年末给,只要西夏和宋不发生战事,那今年因为战事产生的费用就能省下来,岁赐是能承担得起的。长远来说对双方都有利,慢慢建立互信,实现澶渊之盟的宋辽那样的状态。

说到长远,范子奇引用了章楶的观点,在庆州他们沟通甚多。宋夏息兵休战不在于合约,西夏和辽有个最大的不同,西夏全民皆兵,生产主要依靠游牧,不发展农耕,他们需要养活自己,发展农耕他们需要漠南的地,长远来说战事很难停下来,双方的确在休生养息,大宋却还要给钱他们,这钱在他看来不如打造大西北的防御,借着和谈恰好能花点时间把防御体系重整好。

关于战争一定会发生,这不过是一种推测。范子奇这个理由在政事堂很难成立,那大家还和谈干嘛?! 这让范子奇在政事堂这场争论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官家赵煦听着下面的争论,他内心一直对和谈不以为然,只是话题这么下去政事堂估计偏向于确定这份协议,哪怕它再漏洞百出很多东西未能落实,这怎么来说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吕大防作为首相就说,大宋还有一笔岁赐,不管够不够活,作为西夏也要考虑战争就能拿到更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