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奇回到州衙有些晚,杨兴武说:“你夫人不在,你也不来陪我吃个饭?索超那里怎么样?”
杨元奇道:“看着架势问题不大,等谢姨生了,干脆让她带着孩子来陪你算了。”
杨兴武说:“唉,等等吧,孩子离不开母亲,带过来路途麻烦。”
杨元奇道:“老爹,路上走慢点就是,太原和这里气候差别不大。说起来那他就是杨家最年少接触战场的人呢。”
杨兴武呵呵的说:“还是你那两个才是吧,肚子里时候就在一线战场了。”
杨兴武最高兴的是在太原杨元奇对杨元幸的态度,那就是他的弟弟,和当年杨垣紫对杨元奇一样。“你元幸弟弟真的不适合念书?”
杨元奇晕了:“文广叔爷爷走的偏路你也要走一遍?!”
杨兴武再过个几年,是可以恩荫到杨元幸的,只是官场上,杨兴武虽然现在算文职,但那个体系杨家涉足压根不深,这条路的确难走。除非他自己能考个进士,杨兴武不敢想。
杨兴武说:“其实你倒真的可以。”有潘家这个岳家,加上他在开封折腾认识的一群人,杨元奇倒真不一定不可能。
杨元奇:“我一个人也成不了事的。文广叔爷,文广叔爷!”
杨兴武闭嘴了。
在大宋现在的时日,由于恩荫放开太多,很多家族在官场形成了庞大的群体,但真要追溯,几乎家里祖辈都有进士高官,后陆陆续续也会出进士,有了那个庞大圈子才有可能发展壮大。在那个圈子,潘家再出个进士,家族成员再多点人,发展都会比杨家好。杨家?得有人读书冒尖才行啊。(大宋的恩荫似乎和本身地位有极大关系,官位越高恩荫出来的品级也越高。换句话说,杨元幸得恩荫时候,有可能出来就比现在的杨元奇爽!编者没去细查规则,有知道的说说,给个链接也行。)
杨元奇又拖后了几天去清风寨,无他,他从出生以来和他这个老爹单独相处时间极少。现在恰好有这个机会,杨元奇也很想陪陪这个父亲,他对于杨家这个身份的认同是越来越重的。
还是杨兴武后来说了句:“你两房夫人都要显怀了,你这么天天泡在州衙,没个你娘以后说我,你的几房媳妇也嘟囔。州衙的事你别插手,与法也不符。走吧走吧。”
杨元奇说:“那我带杨再兴一起过去。”
杨兴武道:“这个别,让他呆在这里好好做个刀笔吏,等他再大了点再去军伍,不是你说治军得治政。他以后找不到这么好的机会。”
杨元奇对杨再兴是喜欢的,原来天生神力在老杨家是有血统的。他现在就搞不过杨再兴,要不是使诈他非得灰头土脸,杨再兴才多大点。
杨元奇拍了拍刚好进来的杨再兴的肩膀,哈哈的说:“你还是老老实实的呆这里吧,我可是帮你说话了的,你伯父不听,你也别再说了。哈哈……”
……
清风寨。
杨元奇没去军营,直接跑去清寨见阔别几个月的娘子。看着潘金莲和扈三娘,要说杨元奇不激动是不可能的,这里真的有了他的血脉,他终究和这个世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有祖宗,有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