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杨元奇见苏颂(1 / 2)

苏颂看着大理寺转来的案卷,一直在沉思。张近就这么候着。

苏颂开口问:“张近,这事知道人多吗?”

张近道:“不多,除了开封府大理寺相关几个人,我没有告诉别人,一些资料是我自己去调的,没有过别人。”

苏颂实在不愿看到朝堂再发生一起乱斗,车盖亭诗案余波都还没平息,这个案宗递上去,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又拿来搞事。

苏颂说:“你把资料再全部理一遍,越详细越好,我去政事堂说吧。”苏颂自然知道大理寺把案卷拿到他这里的用意,他的确是在政事堂提及此事最合适的人选。事涉皇家,你又不能瞒着什么。

张近道:“要不要去问问杨元奇究竟想干嘛?”

苏颂摇头道:“没这个必要。他把状纸递给大理寺,他想做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案子的确有问题,他交给你已经是表露出想息事宁人的态度。作为我们,没有立场去交易什么,案子就是案子,真正需要交易都不是开封府,他想的应该是教坊司吧,想想顔楼?!嘿嘿……不过刑部也好,大理寺也好,案子只是案子,和这些没有关系。我们要做的也就是把这事限制在案子本身上。”

苏颂对杨元奇这个举动感觉非常不好,在太原走私一案中,杨兴武的立场就是查案子,这才是一个人该有的纯粹,他没有去想着和黄通判他们交易什么。

张近想了想还是拉杨元奇一把:“我不觉得杨元奇为了交易什么?要真如此,他不如去找教坊司。甚至就顔楼来说,也不缺这几个女子。”苏颂在政事堂的陈述至关重要,这会让政事堂有先入为主的想法。

苏颂想了想,顔楼善待乐籍,这不是可以装出来的,顔楼人来人往,那么多的乐籍,如何可能骗到所有人,善待了就是善待了。

苏颂沉思:“听说苏学士也甚为喜欢他,那就让他来拜下我这个老头子吧,我也想看看太原杨兴武的儿子,这个顔楼的真正东家。”

张近告辞离去。

……

杨元奇得知苏颂让他去拜见他时,兴奋异常,他熟悉的历史中苏颂官大不大不清楚,历史记录更多的是新旧两党的那些风云辈出人物。

他兴奋是因为,大宋最尖端的科学产出记下了这个官员浓重的一笔。他重用通《九章算术》的人才,天文仪、水运仪和浑天仪等正是在他主持下得以建造,还有现代人都用的钟摆装置,明明在大宋最先出现,怎么会算成了西方。《新仪象法要》可是有原理记录流传的。

杨元奇拖了三天再去,他把杨平和杨府的掌柜都找来,努力搜刮自己脑中那贫瘠的几何知识,让他们能写多少就多少,他不知道这些东西大宋有没有,但他觉得这才是他来大宋最该送出去的礼物。

杨元奇拜见苏颂的时候,苏颂有些不爽,我一个年纪可能比你爷爷都大的朝堂大佬,喊你来拜见我,你倒是摆谱拖了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