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易岭道:“学士兴致盎然,只是这政事……”
苏轼摇手没有让潘易岭说下去:“就不说这政事了。”
这是一个他自己解不开的结,他说新法里面有些好的能推行,新党有些人可以用,他的徒子徒孙都不会赞同。
这其实已是事关个人切身利益,大宋朝散官多如牛毛,职官却就那么些,位置摆在那里,新党的人不腾出来,旧党大批中低层官员如何升迁。潘易岭的情况就是如此,新党执政,开封府到处是新党官员,怎么都轮不到潘易岭回来。
苏轼问杨元奇:“你的事做了吧,听说你和蔡家还有贾详中贵人闹得不可开交。那个贾贵人都跑去高太后那里哭了。你感觉如何?”
杨元奇不想说却又不得不说:“心很安,人很静!”
这是他真实的感觉,蔡攸和贾详,他很担心他们甚至有些害怕,但当他把事情做下去的时候,心里却全是平静,甚至觉得自己挣开了一道枷锁。
苏轼其实曾经求去过,他自请外出,只是高太后殷切的挽留,让他驻足。
高太后对他说不上知遇之恩,却有提携之意。哪怕很多时候他不赞同她,却也承认太多时候她护住了他。
这个时候高俅进来,他是来向苏轼拜别的,苏轼把他推荐给了驸马王诜。
苏轼招呼他一起过来坐下。
高俅和杨元奇相识,得知来人是杨元奇的岳丈潘易岭,赶紧行礼。
高俅道:“元奇,既然潘大人也来了这开封城,你家潘娘子是要来开封了吧。”
杨元奇喜道:“应该已经出发。学士,我娘子可是雍容华贵,她可崇拜你了,虽然你也不缺崇拜,好歹让大家见一见吧。”
苏轼有些愕然,苦笑着说:“你呀!”
倒是旁边潘易岭说了一句杨元奇“胡闹”。
杨元奇顺杆子就说:“岳丈,学士可是见过陈妙常的,我这是和你站在一头。”
高俅哈哈笑道:“潘大人,学士都在开封,这又如何,怎么都得看看是什么人能让妙常真人愿意退避三舍。下次你可要喊我去你府上吃酒的啊。”最后这话却是对杨元奇说的。
潘易岭只能摇头苦笑,就他来说,不会愿意杨元奇多娶,却也认为多娶最好是陈妙常这类人,他女儿在杨家是没有委屈的。
这会子,王朝云把刚刚送来的西湖藕粉调出来,端着进来道:“来!大家尝尝潘大人这么远带回来的藕粉。”
大家齐齐点头。
苏轼没有急着再次自请外出(让他参与一件事,离开得更荡气回肠一点),杨元奇不知道的是,这次变故会更让他痛彻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