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哈维韦恩斯坦见面的地方在好莱坞大道一家意大利人咖啡馆里,这里除了提供美味的意式咖啡,还有各种甜点,提拉米苏芝士饼,黄金面包、鸽子蛋糕、意式奶蛋盅等,味道很不错。
林克和棕榈滩影业制片总监布罗德·本特来到咖啡店时,哈维已经来了,正在卡座上跟大卫·拉塞尔导演聊天。
看到他过来,冲着他打量几眼,眼神阴冷深沉,但这种状态持续不到一秒,哈维忽然哈哈大笑,伸出手臂对林克喊道:“林克,你本人比照片上更加年轻英俊。”
林克轻轻一笑,说了一句谢谢,看到对方伸开手,挺着大肚皮,摆出一副要抱抱的架势。
他连忙伸出手抓着对方右手握了握,说很喜欢他制作的电影,称赞他是现代电影的领导者和教父,也狠狠地吹捧对方几句。
哈维听得哈哈大笑,也夸赞他年轻有为,将他的头衔都说了一遍。
两人见面时的气氛比林克预料的更加和谐,这也让他更加警惕。
哈维不是什么善类,精明狡诈,不讲规则,做事没有底线,在电影界臭名昭著,经常在国际电影节上用几乎诈骗式的方法,买到很多电影片源,经过剪辑后在北美发行赚钱。
而被骗的电影人里,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华夏。
华夏有位姓冯的导演就曾公开臭骂过他,说哈维在电影节看中一部电影后,会报上一个极高的价格买下北美版权,譬如1000万美金,交付20万美金定金,其他片商看到哈维出价高,纷纷退出竞争。
没有了竞争对手,哈维就开始耍赖,拖延交易时间,在电影人反复催促几次后,他开始杀价,从最初说好的1000万,杀到100万,甚至更低,并用帮忙公关‘奥斯卡奖项’作为诱饵。
那时候电影人找不到合适的发行商,又急于变现手中的影片,不得已只能咬牙答应下来,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哈维狡诈如此,对自己却笑脸相迎,林克不能不打起十二分小心来应对接下来的谈话。
林克坐下后,将合作的事交给布罗德·本特制片来谈。
本特制片是林克花高价从华纳影业挖过来的金牌制片人,今年50岁,九十年代初涉足制片领域,参与过四十多部影片的制作,代表作品《成为简·奥斯汀》《杀手没有假期》《风杀》等。
对方也是《绯闻计划》制片之一,在棕榈滩影业担任制片总监,对拍电影的事很在行。
而林克在跟大卫·拉塞尔导演聊天,拉塞尔导演似乎并不知道他和哈维的矛盾,见面后向他解释了没有找他合作的原因。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剧本创意是布莱德利·库博提供的,布莱德利觉得不错,找到他要求合作。
布莱德利·库博是著名演员,参演过几部收视率不错的电视剧《欲望都市2》《双面女间谍1、2、3》,09年凭《宿醉》大火,成为一线影星,还跟林克在《情人节》里有过合作。
林克点点头表示理解,他对于这部电影男主角的兴趣并不大,他手上还有四五部电影,完全忙不过来,不想再给自己增加负担。
另外随着身价上涨,他打算在明年拍完这些电影后,以后每年只接一两部比较好的戏,其他时间用训练、打理link音乐、投资电影或做其他投资,争取在这些年里多赚到一些资本。
“布罗德,就这样说定了,我相信这会是一次很愉快的合作。”
哈维挺着大肚子,伸手跟本特制片握了握。
“是的,我们也期待跟你的合作。”
本特制片笑道。
“林克,怎么样,还有什么意见?”
哈维咧着蛤蟆嘴,眼睛看向林克,意味深长地说道。
林克摇摇头,称自己不懂电影,只管出钱,其他请他和本特制片、拉塞尔导演负责,希望能通过这部电影多赚一些钱。
哈维哈哈一笑,说是一定,还拉着他走到旁边,小声问什么时候可以把那些资料还给他。
林克盯着哈维那张油腻的脸,试探地说资料已被全部销毁,就算将来有人曝光,也不会是自己这边的问题,毕竟自己这份资料也是从别人手里拿来的,并非有心收集。
原本他以为哈维会当场变脸,要求结束合作,然而并没有。
哈维只是眯了眯眼睛,笑呵呵地说没关系,比起那份无足轻重的资料,他更看重跟这次合作。
林克看到对方这种态度,心里警惕更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