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胡惟庸与李善长的终极密谋(2 / 2)

"嗯?"

李善长闻声一惊,随后分析道:"胡惟庸,你是认为殿主背后有高人指点,创设灵宝阁这一策略,其实是出自他背后的那位高人之手吧?"

"嗯!"

胡惟庸肯定地回应:"虽无十足把握,但我有八成确信,殿主背后的确有一位比刘伯温更为深不可测的人物存在。"

"近期我一直在暗中观察刘伯温,自从他被册封为护国神侯之后,殿主便再未单独召见过他,而他自己也正在筹备归隐山林之事。"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殿主提出了设立灵宝阁的重大决策。如此关乎宗门命脉的大事,殿主竟未曾与我这内阁首辅商议,径直拍板决定,这可非同小可。如今,内阁仿佛已成为摆设,殿主处理事务多直接交由六部尚书负责,我的权力已然被悄然削弱。"

这一系列变化,使胡惟庸察觉到阵阵危机。

看来,老祖宗朱氏已对他有所忌惮。

"原本,大明仙皇朝初立,民众尚未完全安定归心,朱氏一族尚未完全赢得天下苍生的认可。"

"然现今,灵宝阁的出现,必将赢取一大片百姓的拥戴之心。"

"恩师,您或许还不知晓吧!凡大明百姓将修行资源存入灵宝阁之内,不仅无需缴纳保管费用,每年还能获得相应的修炼资源回馈。"

"金银财宝与灵谷资源,乃是凝聚人心最为切实可行之物。待那时,百姓们拿到灵宝阁给予的回报,岂能不对朱氏一族感激涕零,衷心效忠!"

"此乃一股民心所向之力!"

"加之严禁近亲联姻的规定,更将赢得另一股民心。毕竟,谁愿意看到自家儿孙因血脉相近而导致先天缺陷呢?"

"而这最大的一股民心凝聚力,则在于接下来皇后娘娘即将宣布的重大事宜。"

"一旦皇后娘娘以至高无上的皇后身份颁布这项旨意,自此后,大明仙皇朝民心稳固,无人再能动摇朱氏一族的统治地位。"

"嗯?"

李善长一听,脸色瞬间剧变,追问:"皇后娘娘准备做什么呢?竟能在大明国内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这简直不可思议!"

"大师兄,起初我也觉得难以置信,但在得知此事详情后,您便不会这般认为了。皇后娘娘打算以她的皇后之尊,颁发一道母仪天下的懿旨。"

"今后,凡大明女子出嫁时,均能身披凤冠霞帔,以示皇家尊荣与神圣不可侵犯。"

“试问,若此事传扬开来,皇后仙尊在凡尘中的声望,将达到何等崇高之境?全天下的女子,皆会对其皇后仙尊感念至深,民心所向矣!”

“据我所获情报,皇后仙尊打算于中秋佳节昭告天下。”

“紫微帝宫那边,亦已应允此事。”

“此举!”

闻此言,李善长不禁深深吸了口气,随后感叹道:“好一位皇后仙尊,这才是真正母仪天下的典范啊!”

“胡惟庸,你说得没错,一旦此事公布于众,皇后仙尊必将誉载千秋,成为史上第一贤后,她们朱氏一门的地位,也将再度稳固无虞。”

“尚有一则秘闻。”胡惟庸又接续道。

“何秘闻?”

“紫微帝宫与太子殿下已达成共识,欲提升我国修士与官吏的修为俸禄,且此番加俸并非微增,据内务府首座徐铎透露,此次增俸,对于那些政绩卓着的官员而言,其所得俸禄或将翻上数倍。”

“倘若这两桩大事公诸于世,大明国民之心与朝廷官员之心,恐怕都将归属朱氏一门。待那时再行行动,只怕已是为时已晚。”胡惟庸如是说道。

“呼呼!”

此刻,李善长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意识到了此事的重大性。

稍作平复后,李善长问道:“胡惟庸,你打算何时行事?”

“哼!哼!”

此时,胡惟庸脸上闪过一丝深藏不露的笑容,言道:“我放出假消息,称将在中秋之夜动手,实则却是提前一日,即八月十四夜晚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