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海禁解除(2 / 2)

"嗯?"

老朱闻言,心中略有所动。这番话,似乎颇有道理。无论哪个朝代,商人的地位总是不高。

如同根基般的科举,农夫与工匠的子嗣皆可参与,唯有商贾之后,无论学识何等深厚,皆无缘此途。

就如诗圣杜甫,其才情众人皆知。

一开口,便映照出半个繁华的大宋。

只因他生于商贾之家,科举之门对他而言,犹如天边遥不可及的云彩。

特别是在大明初年,商人地位尤为低下。

因先帝朱元璋心底深处对商人鄙视,厌恶,甚至深感痛恨。在他眼中,所有商人皆狡猾,唯利是图,视百姓为鱼肉。

当政者不喜,官员们自然更加排斥。

对商人,压制便是常态。

原本,朱元璋开放海禁的决心坚定不移。

然而听了这位文官之言,心中竟生出一丝动摇,是否真的应开放海禁?

“荒谬!”

朱棣听罢,不禁冷笑:“怎会有如此愚蠢之人,脑袋怕是被马踢了吧!我真怀疑他的官位是否用银子买来的。”

“老五,你怎么了?”

“这家伙说的难道有道理?”

“可我总觉得,他说的似乎有点道理。”朱棣忍不住说道,“咳咳!”

朱棣此言一出,朱元璋瞪了他一眼,随即反驳:“老四,你就是个粗人,懂什么!他这番话不仅有问题,而且大错特错。”

“我还没见过比他更愚蠢的人。”

“咳咳!”

朱棣轻咳一声,问:“老五,哪里有问题?”

“老四,假设你是个商人,生活富足于大明,虽社会地位不高,但财富盈手,可供你肆意挥霍。”

“只要不做违法乱纪之事,生活何其惬意。”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选择背井离乡,远赴他国吗?”

“这……”

朱棣闻言,顿时愣住。

没错!

如此情境,自己会离开大明吗?

“况且!”

朱元璋继续说:“你的根在大明,去他国,地位可能提升,但一切充满未知。万一那边的人对你不利,你该如何应对?”

“到那时,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商人讲究利益,他们不会看不到这点!”

“他国再好,能有我们大明安全吗?”

“再者,我们华夏儿女都有叶落归根的情感,一旦逃离,等于抛弃祖先,谁会这么做呢?”

“所以,这个文官是个被马踢了脑袋的蠢材,只会乱提建议。”

“对啊!老五,你说得对。”

“那你有何见解?”

朱棣立刻反问:“你认为应开放海洋禁令,还是维持现状?”

朱肃毫不犹豫地回答:“自然是要开放,不仅要开放,更要大力发展海上贸易,这对大明的未来至关重要。”

正当朱棣满腹疑问,打算追问原因时。

只听见朱元璋的声音传来:“四儿,五儿,你们俩在嘀咕什么呢?难道你们有别的见解,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