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廷见众人的反应,松了口气,他可不想被带走,明明自己不是凶手,到时候邻里邻居看到了还说东说西。
“回队里!”
......
拿到这条线索后,新一轮的案情分析会再次开启。
“刚才回来的路上,我们都查询过当年的新闻和报道,没有找到合适的信息,全都是报道了个大概。
情绪对立多,有实质内容的少,根本就无法定位死的老大爷是谁。”
毛有斌说道。
新闻都是这样,先不说假新闻充斥着互联网,就算是真新闻,也是截取一半,或者报道他们想引导舆论的部分。
想要通过新闻断案,根本就不可能。
范聪举手说:“我们应该去殡仪馆,只要把蓉城的几个殡仪馆的资料和档案全部搞清楚就行,找一找总能找到。”
林慕摇了摇头,说:
“殡仪馆这条路行不通,他们只需要拿到相应的材料就可以火化,可以不提供详细的死因。
比如老大爷这个,完全可以写器官衰竭,或者呼吸道问题,根本无从查起。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确定那张照片的拍摄时间。”
如果是电子照片,很快就可以确定拍摄时间,但是他这个是洗出来的照片,压根就没有拍摄信息。
时间过去10多年,想找到原图片困难重重。
“我来想办法。”
刘梓鑫拿过图片,说:“我试一下,用大数据查找,看有没有查到的可能性。”
说着,刘梓鑫拿出手机对准照片,拍摄后导入电脑,开始跑大数据。
众人也没有再讨论,都盯着墙上投影的电脑屏幕。
这种技术他们可以不会,但是技术实现的路径必须知道,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至少知道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实现。
不多时,照片通过大数据匹配到了一个数据库代码。
“林队,数据库里面有,但是需要解码。”
有就好!
“解码需要多久?”
“20分钟。”
“没事,解码!”
林慕刚开始以为要很久,20分钟,对于一个案子来说,小意思。
解码的过程,虽然看不懂,但是刘梓鑫还是给大家做了解释:
“很多互联网删除的信息,其实都有记录,也会被导入某些大数据库,但是他们都是以代码的形式保存。
这些代码通过解码才会复原当时的快照,能看到一些信息。
之所以用这种代码的方式,是为了节约空间。”
在刘梓鑫解释的过程中,15分钟不到,解码完成,出现了当时的快照信息。
拍摄时间出现了,2011年12月12日,下午3点10分。
果然,时间就是12日,这也是凶手的行凶时间!
只是因为这件事被官方压下来了,网上基本上都删除了,再加上民警对这种网络事件的关注度没那么高,这才导致压根没有联系上。
但凡当年这个对立事件没有被官方压下来,也不至于这么多年没有破案。
“好,查2011年12月12日当天的120和110记录,看一下当时的情况。”
按照这个情况,当时没有人扶,但是绝对有人报了120或者110,哪怕是最后宣布死亡也会是医生宣布。
只要确定死者信息,案件的侦破难度就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