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破石之秘(2 / 2)

“综上所述,现行的文官制度利大于弊。在此时此刻,轻率改革可能会给帝国带来巨大冲击。”

杨硕话音刚落,户部尚书张廷芝随即起身附议:

“杨老所言甚是,我也认为此刻改革文官制度不宜。”

“我大炎帝国政权初立,此时国家最需的乃是休养生息。”

“这点可参照先朝,汉高祖之后,文帝和景帝都采纳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

“他们这么做,并非慵懒,而是深知秦末战乱之后,国家已是满目疮痍。”

\"因此,当他们掌控了政权,他们采取了无为而治的魔法,引导国度自行归于秩序的轨道。\"

\"如今我们这个纪元,刚刚平息了汉末的混沌,最近才渐渐重归宁静。\"

\"然而,时而爆发的冲突,加上边陲蛮荒部落的窥伺,整个王国仍处于动荡之中。\"

\"在此种情势下,最佳策略便是维系原有的架构,逐步复苏民众的生活。\"

\"若要变革,也应避免急躁,逐步揭示问题所在,然后逐一修正,以免文化的革新引起动荡。\"

\"一旦文化改革引发严重混乱,国内秩序将陷入一片混乱。\"

\"若此时外族侵犯,我们将无法承受双线作战的重压。\"

\"因此,我认为这次改革并不明智,还请陛下明断。\"

张廷芝说完,高远还未回应,郭子敬立刻起身发言。

\"张大人所言有误,您多次提及前朝,文帝与景帝确实在政策上未有大动作。\"

\"但时代已变,那时文官制度初建,自然无需大规模变革。\"

\"即便文景二帝有意改革,恐怕也无法寻得新思维,难有作为。\"

\"而今日我朝情况迥异,历经数百年变迁,现有的体系腐朽不堪。\"

\"您身为户部尚书,应当知晓,户部负责人口统计,现今下属机构竟多达数十。\"

\"许多部门任务繁重,忙于应对,有的部门却空闲至极,无所事事。\"

\"这些都是陛下要改革的症结,设想一下,若户部每位官员各司其职,上级命令能迅速执行,这难道不是您所期望的吗?\"

\"再者,您提及草原的威胁,然而自陛下建国以来,历经数十次大小战役,无一败绩。\"

\"草原势力如今在距我边境六百里之外都不敢牧马,为何?因为他们畏惧我军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