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摊牌(1 / 2)

范仲淹说的这个道理所有人都能看的清楚,不过现在没人说。因为赵曙和那赵实之间的风波刚刚平息,这个时候大家都不想催促仁宗,怕激起变数。

仁宗心中也是有数,他看看范仲淹,这老臣还是那样的耿直,先天下而忧,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嘴角苦笑一下:“范爱卿放心就是,朕金口说出玉言,万不会改变的。等这次辽国的事情做好,朕就确立赵曙为太子。”

范仲淹嗯了一声:“老臣多虑了,还有一事请万岁明鉴。陈世美其人谋略出众,我大宋能有今天他功不可没。但是其人功利之心极重,行事有时当失偏颇,万岁在一曰,他断然一曰忠心,但是曰后,万岁当早作准备,当限制他的权力,才能让他继续保持忠心。”

这句话当真是如天空巨雷一般,把整个灵堂一下炸的鸦雀无声。跪在侧翼的夏随整个人都呆住了,若是旁人,若是旁的场合,他早就一下子站起来了。

但是现在不行,这是包拯的灵堂。范仲淹可以倚老卖老,他夏随可没有那个胆子。

范仲淹说完之后看着仁宗,仁宗的心中当真也被他吓着了,这老家伙当真是什么都敢说,也不分一个时间场合,仁宗总不能现在告诉范仲淹,陈世美他已经安排好了,等到辽国平定,中东打通,陈世美会去琼州做买卖去。

现在要是把这个事情说出来,那问题就严重了。那些原本属于陈世美的势力马上会另找下家,朝堂的均衡就可能会被打破。现在正是新的一代接班的时候,仁宗是在为赵曙的未来选拔可以辅佐他的大臣,他可不希望自己打造一个权臣出来。

“范爱卿,这个事情你不要考虑了,好好回去休息吧。”

仁宗没有给范仲淹明确的答复,范仲淹却不知道仁宗心中的想法。其实他也不是一个分不清楚场合和地点的人,选择今天把事情说出来,是经过一番考虑的。

包拯走了,包拯生前最担心的就是陈世美。这件事情他们一直没有做好。

范仲淹其实早就知道包拯不可能找到能克制陈世美的人,先是文彦博和宋祁,后来又是司马光,最后包拯看上自己的儿子,他们一个一个都让包拯失望了,他们和陈世美相比,好想都欠缺了什么一般。

范仲淹知道,欠缺的不是别的东西,就是手段。陈元够无耻,他为了达到目的往往不计名声,不计手段,这些是包拯看重的那些人都做不到的。

而且包拯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因为包拯不可能去扶植一个和陈元一样无耻的人再入朝堂。

陈世美虽然无耻,却懂得大义,时不时还能良心发现一下,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如果找一个比陈元更坏的,那事情就没有办法控制了。所以范仲淹选择今天在包拯的灵堂上把事情说出来,他相信陈元一定能够听到。

范仲淹就是想把事情挑明了,大家坐到一起说个明白。这总比那些私下的小动作要强的多。趁着他还活着,他想替包拯把这个心愿完成,能让陈元自己收拢野心那是最好,实在不行,也要逼迫陈元放弃一定的权力。

至于能不是实现,范仲淹也不知道,反正自己尽力就是了。

不过看来仁宗好想不是太热心。范仲淹听到仁宗把这个事情岔过去,不由一声叹息,心中拿定主意,等这次陈世美从辽国回来,自己一定要和他把话说个清楚,最好,是在朝堂上。

陈元在中京并不知道包拯去世的消息,也不知道包拯去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范仲淹要和他摊牌。其实知道了也无所谓,因为范仲淹和包拯担心的事情陈元根本没有打算去做,至少现在还没有这个打算。

他现在想的就是让耶律涅咕噜投降。

真的,陈元包围了他十多天,耶律涅咕噜的身边已经没有多少士兵了。来的时候那七八万人扎下的军营,现在空空荡荡的,只有死忠于耶律涅咕噜的上万辽国士兵依然在陪他坚持着。

另一个战场已经结束,萧苏里手下的士兵在杨文广带领的宋军的帮助下最终击败了萧彬率领的那十几万辽国骑兵,萧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接到了耶律涅咕噜的来信,耶律涅咕噜在信上写的非常简单,两个字,活着。

萧彬投降了,驻守上京的耶律韩八不等萧苏里进军北上就打开了城门,让人捧着上京的名册来归顺,辽国真的已经尘埃落定,现在陈元已经在计划如何出兵去和阿拉伯人作战了。

所以,耶律涅咕噜真的没有必要再去死。

不过假如他不放弃自己的选择,陈元也是毫无办法。狄青从外面走入陈元的军帐:“世美,派去劝降的人回来了。”

陈元根本没有抬头:“他还是不投降么?”

狄青点头:“是,他让你再给他三天时间,三天之后,他会带着部队来和你决战。”

陈元愣了一下,这是一个很好笑的事情,自己凭什么给耶律涅咕噜三天的时间?还有,他拿什么来和自己决战?就凭身边的那些已经几天没吃饭的士兵么?

不过陈元却笑不出来,犹豫片刻说道:“好吧,再给他三天。我让萧苏里派人来谈判,人来了没有?”

陈元已经不把耶律涅咕噜当成一回事了,现在就算他把包围圈放开,让耶律涅咕噜逃走,这帮人也顶多就是一帮流寇,只能造成一些治安的问题而已。

大厦已倾,除非有神仙的本事,否则休想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