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上的应对都决定了,这一场紧急会议也就没有继续拖延时间。
除了值日的沈括,其他宰辅们一个个离开都堂,章惇走在最后,在更多的护卫中,返回了府邸。
回到家中,章惇就独坐在书房中,静静的一动不动,既没有批阅公文,也没有接见求见的官员,就只是坐着,仿佛夏日雷暴前的平静。
章持在书房中服侍了半刻钟,从房间里面出来,脸色都是煞白的。远远的看见自家的兄弟往这边走,连忙挥手,待章援到了身边,一把抓住,压低声音说,今天情况不对,没事别进去。
章援脚步就是一顿,瞥了一眼书房,低声道,到底出了什么事
我要知道就好了。章持道,回来后就让人去找代乐知,估计是行人司这一回犯了大错。
代乐知提举行人司,虽然品阶不高,手中权柄却重,京师内外打探,过去是皇城司的差事,如今则归于了行人司,甚至还有抓捕和关押的权力,是章惇手底下最为得用的一帮人中的一员。
章援更加低声,是广场
当然,当街开枪。行人司失察之罪逃不了。章持冲书房努努嘴,估计是被人挤兑了。
章援摇摇头,他们父亲虽然是首相,但次相绝不是好相与的,两边本来就是有争有和,这一次行人司犯错,估计就是被那一位抓住了。
要进去吗章持问道。
章援摇摇头。
他们都过了三十而立的年纪,出外任官的经历也有过了,可在他们的父亲面前,还是像过去那个因为担心没有做好功课而被训斥的少年。
瞅了书房两眼,章援决定还是不要立刻进去,先看看风色再说。章持则回到书房门口,等待父亲的召唤。
过了片刻,行人司之长匆匆赶来,脸色苍白,犹如死人,显然已经知道了自己犯下了大错,站在门口通名的时候,连声音都带着抖。
章持将他带进书房,悄然退出,将门轻轻掩好,依旧站在离门不远处地方,而他的兄弟,这时候从旁边的小门探出了头来,鬼鬼祟祟的走近了,仿佛回到了少年时。
先冲旁边的亲随笑了笑,亲随识趣的低下头,走远了一点,章援就站定了,光明正大的准备偷听。
但让两兄弟失望的是,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训斥,书房里的声音只要不是很大,就很难传出来,两人在门前等了一刻钟,就见到行人司的主官从书房中出来。脸色好了许多,如释重负的样子,看见章持章援,还陪着笑脸点头问好。
章持章援面面相觑,难道不是要训斥代乐知,而是有要紧事要他去办
不过眼神交换中,都对自己的猜测暗自里摇了摇头。知父莫如子,章惇的怒意是明摆着的,什么事都不做,把代乐知找来,不会是因为不相干的事。
以自家父亲的脾气,心里面的火气如果能够爆发出来,就是骂得狗血淋头,都是安全的,那是代表他还没有放弃这个人。不相干的人,堂堂首相怎么会去浪费时间训斥而现在这种和风细雨,却反而是心中有了决断。眼下的和气,只是需要其将事情办好再说。
从自家父亲的反应上,加上对都堂广场枪击案的一些细节的了解,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章持本来还有几分怜悯,想明白后,看着代乐知赔笑讨好的一张脸,心里多添了几声冷笑。
走了几步将行人司提举送到了书房院落的门口。刚刚返身回来,就听见书房中啪的一声脆响。
章持与章援互看了一眼,章援就向门里面指了一下,章持苦着脸,小心翼翼的走了进去。
书房之中,章惇还是安然的靠在摇椅上,跟方才章持出去前没有什么两样,唯独地上满是的晶莹的透明碎片。
章持正低着头,就听见章惇平静的声音,滑手了。
滑手
章持看清东西后,心中就是一惊。摔在地上,碎成千百片的,不是别的,是章惇最为喜爱的器物。
不是玻璃杯,而是水晶杯。不是如今工匠磨制,而是千年以前的匠师手笔。
虽然只是朴朴素素的透明圆杯,比市面上常见的玻璃杯还不如,却是货真价实的千年古物,章惇对此珍惜异常,得到时便题诗以记之,放在自己的书房中日日把玩,今天却被砸在了地板上。
章持不敢多问,自家父亲气得把最心爱的杯子都砸了,这火气他可是不愿揽到自己身上。连忙叫人进来打扫,自个儿则亲自捧了杯凉茶过去。
章惇坐在交椅上,接过凉茶后,也不说话,将茶盏拢在手中,脸上毫无表情,仿佛戴了面具。
阴沉着脸的宰相,让书房内间都不像是在夏天了,进来打扫的仆人一进门身姿就僵硬了,弯腰扫地,脸色一点点的苍白了下去,就好像是进了御苑狮笼中打扫的饲养员,却发现狮子还没被赶紧内间的笼子里。
匆匆忙忙的将房内的碎片都清理干净后,洒扫仆人就提着簸箕往外走。走得急了,脚在一掌高的门槛上绊了一下,直直的摔了出去。
章家家规森严,这仆人摔出去时却是连叫声都没敢出,落地时砰的一声重响,听起来就让人感觉疼。倒是外面的章援叫了起来,章持赶出去,却见自家兄弟满头满脸的水晶渣子,一只簸箕倒扣在头上。
仆人摔得差点闭过气去,好不容易缓过气来,一抬头,又看见章援的惨状,当真吓得魂飞天外,抖得跟生了病的瘟鸡一般。
章持却是快要笑出声来了,紧紧抿住嘴,强忍着说风凉话的冲动,招手唤人过来帮忙。
小书亭
那仆人爬起来了,一边抖着一边过来要帮忙,一对粗糙的手哆哆嗦嗦的凑过来。
章援的一对眼睛越瞪越大,却不敢动。
夏天穿得单薄,水晶碎片飞过来时又是冲着面门,一多半扎在皮肉上,还有些落在了领口里,动一动就扎人的疼。他现在整个人直挺挺的站着,比都堂前的卫兵站得还要挺直。那仆人粗手笨脚过来帮忙,结果可想而知。连忙大叫,别,别乱碰。
他刚刚叫出声,眼睛突地瞪圆,忙闭起嘴,就像被卡着脖子的母鸡,咯了一下就没声音了。
章持忙回头,却见自家父亲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房门边,正拧着眉看着门前的一地狼藉。
仆人慌得连忙跪下,丝毫不顾满地的碎渣,章援一点一点的弯下腰,准备行礼,却将正常的动作放慢了三四倍。
章持知道章惇不喜欢杂乱,小心翼翼,大人
章惇没发作,对章持道,楚国夫人病了好些日子了,家里有什么对症的良药,派人送去一些。
楚国夫人是楚王王安石的遗孀,送王安石归葬金陵之后,先是回了京城,之后又因故返回金陵,现在就还在金陵,弄得国丈王旁不得不跟着来回跑。外人知道了,都不知该说什么,只能感叹幸好如今有了铁路,不然二十二程的驿路,一个月走三趟,能把六旬的老人折腾得只剩下一口气。
莫名其妙的送礼送到江东去,章持狐疑的望着章惇,感觉自己的父亲是说错了人,轻声提醒道,大人,是不是齐国夫人
章惇看了儿子一眼,重复强调道,楚国夫人。
章持更加迷糊,今天
章惇点点头,瞥了眼章援,回去弄干净。说完拂袖回房。
章持对兄弟递了个抱歉的眼神,匆匆忙忙的就走了。章援苦着脸,慢慢的蹭着回头出门,走到一半,回头看见闹出一滩事的仆人还跪着,气不打一处来,还不打扫干净赶紧走
回到房间中,章惇坐在摇椅上,铁青着脸坐着,许久,才冒出一句,自作聪明。
过了半晌,又一声叹,自作聪明啊
他已经说不清到底是说人,还是说己。
韩冈的车马刚刚拐进家门前的街巷,前面就看见一辆双轮的旧式马车停在侧门口,因为双辕加身,使得挽马要承担一部分马车重量,很伤牲畜,如今已经是很少见了。
走在前面的亲随拨马回头,靠在车窗边告诉韩冈,相公,是四郎回来了。
听到儿子的消息,上车后就板起脸的韩冈,神色总算缓和了下来,都回来了。
韩冈前几天将家里的老四韩铉派去了开封府南面的鄢陵扶沟太康诸县,查探当地灾后救治的情况。
他高居九重,底下的事情都是听当地官员报告,以及一些人的密奏,得到的消息往往都是经过扭曲和遮掩的,不能反映全部的事实。
其他事情,韩冈就放过去了。只要保住大方向不错,下面的事还是得交给地方官来处置。唯有灾伤和军情例外,能够引发大规模的危机,不能任由地方官遮掩事实。
韩钟韩钲过去都曾被韩冈派去州县微服探查,如今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老三一心钻在学术里,他便把老四派了出去。
韩冈在院中下车的时候,韩铉已经站在车外行礼,身上穿着市井中最为常见的衣袍,一身短打葛衣,一幅细麻布裹头,手肘腰间还有两块不起眼的补丁。衣袍虽旧,却是被尽量整饬得干净整洁,很是精神的十多岁的少年人,活脱脱一个在商铺里跑腿的小学徒。
见儿子精神还好,只是稍微黑了一点,韩冈点点头,吩咐道,换身衣服再过来。别忘了进去见见你娘,这两天都记挂着你。
半个时辰后,韩铉来到韩冈的书房中。
沐浴更衣过的韩铉,只用了一根青玉簪扎着头发,身长玉立,相貌俊秀,从小学徒变身成一位翩翩佳公子。
韩冈放下手中的公文,让儿子坐下,脸上的微笑显得心情不恶,如同闲谈一般的问,这一趟走得怎么样
韩铉正襟危坐,儿子南下走了一圈,各县的铁路都已经修复了。京扶支线本说是被洪水冲毁了三里多长的一段,但儿子去了扶沟,看见车站已经可以通车进人,再一问,说是已经修好了。其余诸县大体类此。而各县的官道,则都是刚开始整修,有几处地方就只能看见两三个人在夯土。
韩铉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张开封府界的交通图,指给韩冈看,就是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只是装装样子。儿子去了七处维修段,便有三处在怠工。说着,就有些愤愤然。
韩冈低头看韩铉的地图,上面用细铅笔做了不少标记,看起来都是他这几天走过看过的地方。
韩冈点点头,看着地图就知道韩铉是用心了。
做得不错。他抬头对儿子赞许的笑了笑,不过四哥你要知道,为公为私是不一样的,眼下的事,是人之常情。
各县的灾民是有数的,能干活的劳动力也就那么多,要是当地的知县让百姓们先去修官道,铁路的维修就得往后放。韩铉去的南部各县都不在铁路的主干线上,不属于国有,而是私营,被耽搁赚钱的铁路东家们可容不下这么大公无私的县官。相反的,只要救灾物资能送进当地,物流通畅,官道修得慢一点也不会引来上级的不满。
所以不仅仅是南部诸县,开封府中其他受灾县镇,都是日赶夜赶,将县中的铁路先修好,然后才是官道。
韩铉年轻的脸庞上,不满则溢于言表,都忘了是拿得谁的俸禄。此等私而忘公之辈,朝廷何不加以重惩
只要在时限之前将官道修好,朝廷不可能加以责罚。韩冈说道,只要能够尽早使得灾区物流重新畅通起来,朝廷甚至还要嘉奖其办事有力。
韩铉紧抿住嘴,不敢反驳韩冈,可显然是不服气的。
对儿子的年轻,韩冈只有微笑,耐心解释道:官中行事,不能损公而肥私,但公私两便,却是要提倡的。
韩铉嘴皮子动了动,像是要反驳,却又强行忍住。
韩冈心知自家四子看着跳脱,性格却是最倔强,又爱认死理,很是不好教育。
还好韩冈对儿子的耐性是极充分的,也愿意稳下来教育儿子,虽然为了当地铁路东主的利益,各县都去先行修理铁路,将官道的修复放在了后面。但道路畅通了,救灾的物资送进灾区去了,并没有影响到灾民的救治和安置,这就是公私两便。
韩铉倔强的反驳,铁路只是一条,各县被冲毁的道路不知有多少条。大人只看到了官道,可其他道路呢各乡各里,都不是官道连着的。朝廷不顾,私家也不顾,那里的百姓该求助何方
所以为父才要你去啊。韩冈道,看看清楚,到底有没有延误对当地灾民的救治。只要当地县官解决了最主要的矛盾,那就有功无罪。
韩铉张口欲辩,却又为之结舌。
韩冈对儿子道,还记得为父说的矛盾论了,任何时候,都要先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四哥你说说,灾伤之后,何者为大什么才是最主要的矛盾。
韩铉紧紧抿住嘴,低下头,不甘心的低声道:大人说的是,孩儿知错了。
这不是训斥你,把头抬起来。儿子有不同的想法,只要不是原则问题,韩冈还是很有教导的心思,有想法是对的,有自己的思想才能算成人。圣人之言不能盲从,前人的知识不可盲信,为父的话也一样,因为是前人心血的总结,故而要尊重,要学习,但必须要结合实际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平常的学习,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方能做到笃行之。自己都不甚明了,甚至不信,怎么去践行
韩铉点头应是。
他并非脾气犟到不肯听人话。只要有人跟他说道理,说得他明白了,他也会老实认错。但如果不能让他心腹,就是韩冈,他都是嘴上认错,心里不认。
之前家里不让他跟他那些市井中的狐朋狗友鬼混,都是阳奉阴违,训斥时还辩驳得振振有词。那时担心弟弟的韩钟还建议韩冈,干脆把那几人都找个罪名送去西域开荒,只是韩冈担心韩铉的逆反心理,犹豫了一段时间。不过当韩冈把那几人对韩铉两面三刀的事情揭开来,韩铉立刻就跟他们翻脸了,之后都没有了往来。
韩冈对说服了这头倔驴大感欣慰,叮嘱道,你要记住,日后为官,理当清正,但不要迂腐。
这么难,儿子可做不到。韩铉笑了起来。沉重的心情刚过去,跳脱的性子又冒出来了。
韩冈笑了,如果做不到,宁可迂腐一点,也要保证清正。
司马光那样的韩铉扬眉问道。
司马光几曾迂腐过清可算,正可不至于。其慎于私德,公德有亏。韩冈很少在子弟面前品藻时人,今天倒是给儿子带出了话来,差役法之弊,司马光在变法前曾经几次上书言及,等到你外祖推免役法行雇役事,又改口极力赞扬差役,这要是迂腐,什么才是随机应变韩冈嘿的一声冷笑,还是苏子瞻好,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坚持要服役的百姓在他家里跑腿做事呢。
闲谈时带出苏轼,倒是跟韩冈最近看到的一份报告有关,让他忆起那个已经消失在朝堂上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