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冈闻言笑道,当然不是。
相对于章惇略嫌严肃的口吻,韩冈的语气很是轻松。
章惇怎会当真认为自己会弄错了制科御试和进士科殿试的考题,不过是在抱怨自己将题目的难度出得高了。
抡才大典,殿上御前,韩冈怎会把考题弄错只是殿试而已。制科会有制科的样儿的。
准备了多久
章惇可不会相信,这样的题目能够转个眼睛就想出来。
体例上,韩冈一直有心,想找出一个比诗赋论和策问更合适的考核方法。但那也仅止于体例,至于内容,不是方才太后才定下的吗
章惇重又看着手上的考卷,片刻后才有一句低语:玉昆有心了。
韩冈自然在事前有所准备,不论太后提出的偏向于哪个方向,韩冈都能有与之相近的题目拿出来。
如果太后问的是西北新复之土,韩冈要出的题目绝不会是宽泛的如何做到新复之地的长治久安,或是如何在异族人口众多的情况下坚持汉人的有效管制,而是更加具体,比如拿交州陇右为例,说明笼络蕃人上层与下层的好处与难点;再比如举出当年李元昊劝服其父李德明,提倡蕃化反对汉化的例子,让考生阐述在经济上控制蕃人的重要性和如何合理有效的进行经济控制。
如果太后所关心的是朝廷财计,韩冈则准备了海贸铸币内库外库,甚至是饱受争议的和买等各方面的题目。
船说
若太后想要了解一下朝廷的物资转运,尤其是汴河与襄汉漕运,那就更是韩冈最为拿手的领域。交通物流邮政等行业发展中的问题,能给韩冈带来无穷无尽的出题思路。
一样是给出材料,一样是三题连环,难度不会比现在出的这一题要小。
站在王中正的角度,能将宰辅们神色全部收入眼底。
王安石韩绛张璪章惇苏颂等人的反应各自相异,但看到题目后的惊讶却是相同的。
事不关己的宰辅们都如此惊讶,恐怕此刻正在殿上奋笔直书的准进士,跟参加熙宁三年进士科殿试的得中贡生们一般,有着同样混乱的心情。
那一回,尽管为了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是否从诗赋改为经义,朝廷上已经争论了有半年之久,从新近得到天子信任正在筹备变法的王安石,到极力反对变法,要依循祖宗之制的朝臣们,都被卷入这场争论之中。
但参加熙宁三年抡才大典的贡生们,却没有多少人担心他们的考题会由诗赋变成经义。因为只要稍有见识,就知道朝廷绝不会在距离礼部试只剩数月的时候,更改考试内容,就算王安石得到天子支持后都不敢这么做。事关来自天下各路的数千贡生的命运,谁敢如此触犯众怒
可是到了殿试上,情况就变了个样。就连一众考官,都还以为这一回的考题依然是诗赋论,毫不知情的让人给每位考生下发礼部集韵,作为诗赋韵脚参照的标准。可是当天子御制的考题宣布出来后,从考生到考官,全都懵了那是策问。
王中正也知道,先帝的想法是想要一批能够有见识有见地的新进士,也希望难得一次的殿试,能让他了解到外界的信息,而不经过朝廷内部的过滤。
很难说太后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反正第一道题,聪明点的准进士们,肯定会拿自己乡中的情况作为例子,来说明朝廷的施政需要在什么地方加强。
即便是王中正也是知道,文实并举才是策问的药典,那些空泛无实质的文章,文辞再好也会被置于后等。
幸好是殿试,换作是礼部试上,不知会有多少人折戟沉沙。
望着集英殿内,一个个皱眉苦思,咬牙切齿,甚至无意识的咬着笔杆的新进士,王中正突然想到,这算不算杀威棒
王中正。
熟悉的女音突然在身侧响起,王中正条件反射的弯下腰:臣在。
今日的考题是不是难了点吾曾问了好些人,过去的殿试,一个时辰之内就开始有人交卷了。
若是太宗前期,以上交考卷前后顺序来评定高下,那时候的速度会更快。而才思敏捷的考生,什么时候都不会缺的。
大概是因为多了一题的缘故。王中正答道。
先帝之前的殿试,不都是有三道题
策问本就难,过去的诗赋论虽是三题,加起来也就跟策问相当。今年在策问上又加了一题。
王中正你看这次的考题出得如何
陛下,臣只是在营中久了,知晓些许兵事,至于治政,非臣所知。不过既然能难住考生,王平章章枢密又都没有异议,这题目肯定是出得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