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沉吟一下,道:你们要为自己着想,外面的事不要随便告诉太皇太后。尤其是二大王的消息。
太皇太后肯定已经知道了。御医低声回复,要是连二大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都不清楚,太皇太后方才也不可能大闹一场。
杨戬叹了一口气,他出来时崇政殿那边都已经在写诏书了,现在二大王要么挂在了房梁上,要么挂在灯架上,母子连心,怪不得太皇太后方才会闹。
二大王是罪魁祸首,太后和相公们饶不了他。可三大王还在,何苦这样闹弄得不好,三大王那边可就难看了。等太皇太后清醒过来,就这么跟她说吧。到时候,你们小心一点,不要让太皇太后出事。
若是事情不妙,下官会命人再熬一份阿片汤。
那你们就小心应付,实在不行,就继续让太皇太后喝汤。总之一件事,就是不能让太皇太后有半点损伤。
下官明白
太后。王中正回来了。
来自殿外的通报,打断了崇政殿内还没停止的议论。
让王中正进来清冷的声音里有着几许急切。
向太后方才直接就在崇政殿上,让翰林学士写了一封奏章,叫了王中正过来,命他领人去赵颢那边宣诏。言辞举止中的迫不及待,就差对王中正说一句快去快回。
不过,王中正倒是能体贴上意,当真是快去快回,都没耽搁多少时间。
赵颢的判决,必要的程序都没有走,只能事后将之补齐。虽然从大理寺在走一遭才算是最好,但局势不稳,与其等到天黑之后,担心有人谋图不轨,想救出赵颢再决死一搏。从根子上断掉最是安全。
回到崇政殿的王中正一身的杀气腾腾。虽未着甲胄,却依然威仪自蕴。看着王中正现在的样子,外人一见,都不会怀疑他当世名将的身份。不过他真正领军的时候还不一定是这副摸样。
王中正在殿中拜倒:臣奉旨去责令齐逆自裁,如今事毕,臣特来缴旨。
终于死了向太后像是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自从先帝赵顼病发之后,宫中朝中的规矩一切都不正常了。
皇后与亲王无相见之礼,从礼制上说,向太后和丈夫的两个弟弟根本就不能见面,见面了之后连拜见的礼仪都无处可循。亲王与宰执之间也是连说话都犯忌讳,但蔡确还是与赵颢勾连起来。
如果是在先帝赵顼安好的时候,赵颢岂敢轻犯
现在赵颢死了,终于正常了。
是太后仁德,许其自裁。
仁德便宜他了。她毫不客气的说道。
是太便宜了。
殿中几位宰辅心有戚戚焉。
正常就该是凌迟的,在他身上的肉被割尽之前,就不能让他痛痛快快的死。
韩冈则无所谓,人死了就行了。
绞死斩首腰斩凌迟,一个比一个更为酷烈。但再残酷的极刑,其实都只是为了震慑世人,或是出上一口气。
首恶尽数伏诛。臣请太后速速传谕城内各处,朝廷对赵颢曾布薛向三人的处置。
这份要公诸于世的诏书已经写好,就在王中正领旨去请赵颢上路的时候,翰林学士已经将大诏书写完成。
王中正,这份诏书给你,出宫晓谕百官众军。曾布薛向流放交州,其子侄兄弟皆流放雷州新州诸州。只要能够敛手服罪,朝廷不会加以重惩,但若还有人胆敢死不悔改,朝廷和吾也绝不会再宽宥。
王中正登时跪倒,接下了旨意,随即转身出了殿门。雷厉风行处,完全就是一名令行禁止的名将。
目送了王中正离开,向太后问着下面的臣子:好了。这下就不会有问题了吧
王安石躬身一礼:太后已经宽厚如此,除了一二穷凶极恶之辈,谁还能不感念太后的恩德。
韩绛也道:便是有人还能惑众,待诏书一宣,其众也会纷纷散去。
那接下来还有什么事向太后问道。
还有什么事
吕嘉问想帮太后扳扳手指。一二三,没见少了那么多人吗
没有了。韩冈出班道,为安定人心,朝廷需要一切如常。且如今首恶尽诛,余波渐平,不能为些许小事而耽搁了正务。
他瞥了眼几位心浮气躁的同僚,尤其是吕嘉问,不用那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