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面名为古拉姆的具装甲骑并没有继续前进。在军阵前方一百四五十步的地方停了下来。
王舜臣重重的怒哼了一声。
那是重骑兵最佳的冲刺距离。远了,马力下降,速度减慢。近了,又来不及将速度提到最高,阵型也不及调整,还会受到弓箭的sāo扰。这只会是多年上阵才有的经验。果然是难得的jg锐。
从装束上看,对面的三万多人中,有三分之一能是jg锐。
按王舜臣打听来的说法,一名古拉姆,一名伊克塔,都是重骑兵。
全数制式装备,战甲整齐划一的是黑汗可汗的古拉姆亲卫队,而剩下的铁甲骑兵,甲胄的式样各不相同。显然是从各个部族征募来的伊克塔骑兵。也许战力上有所参差,战马也是有的有甲,有的无甲,但都是重骑兵。
剩下的三分之二,都是撑场面的,跟自己麾下的回鹘军差不多,或许还不如。
但那一万重骑兵,就已经很不得了了。在过去,就是大宋一时间都拿不出来几千上万的重骑兵哪里有那么多好马能载得动几百斤的铁甲和人,那样的骏马只有西域才有。只有灭了西夏,打开了西域通道,军中的好马才渐渐的多起来。王舜臣麾下的几千带甲骑兵,现在也才会都是身高腿长的西域良驹。
也就是说,只要击败了这一万重骑兵,剩下的事就好解决了。
兵是jg兵,就要看对方主帅的能力了。
古拉姆近卫停下来的位置,犹在神臂弓的shè程之中。以他们身上的装备,神臂弓在那样的距离上,不会有任何威胁。而跟上来的伊克塔重骑兵,停在两翼的位置上,同样没有上来。
亲兵送来飞船上的斥候新观察到的情报,看过之后,王舜臣再一次将纸条紧紧捏在手中。
黑汗军已经在其后方开始修筑营地。拖延下去的结果,就是让他们顺利的将前进营地筑起。
一旦在末蛮城近处有了黑汗军的营地,官军就难以绕过去攻击后方的大营,而黑汗军要攻城时就能从最近处出击,免去了数里的跋涉。
那一座新营地远在一里半外,正是最佳的位置。这就是逼着王舜臣前去阻止,让出战的大军,远离背后的城寨守护。
为将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王舜臣轻声念道,将纸条交给亲兵收好,随手从鞍袋中抓了一把黄豆塞给他的老马。
胡人当是不通孙子兵法,但没有蠢到仗着兵力上的优势大举压上,而是选择了以势压人,足见也是一员良将。
不过天寒地冻,要想修好一个营地,至少两个时辰,自家还不用那么着急。
从汉军两翼的骑兵中,出来了两队一手大斧一手神臂弓的士兵。都是下马后在雪地上小心的走着,以防脚下的坑洞。如果没有在两天前又下上一场雪,他们动作就还能快上一点。但足以让他们赶上那些还没有来得及逃回去正在地上挣扎的黑汗人。
先是神臂弓抵近shè击,然后追上去一斧头砍下头颅。不仅是正面的汉军大营,东西两侧的营垒,都开了小门,一群敢战的士兵出来收割首级。
一枚枚人头悬在枪尖,树在两军军阵正中间。不仅是示威,同时也通知了黑汗人,军阵的正前方并没有设下陷阱。
黑汗人的jg锐,如王舜臣所愿,果然出动了。不过不是最jg锐的古拉姆近卫,而是伊克塔重骑兵。
一个千人队,装备着各式各样的铁甲,但无不是jg悍善战的伊克塔骑兵,缓缓的离开了之前位置。在千夫长和百夫长的号令中,一名名战士拉下了头盔面罩,开始了冲锋。
铁蹄踢散了前方的积雪。转眼就拉成数道横排的伊克塔骑兵,长长的铁枪遥遥指向前方。雪片在他们身前身后飞散,就像泛着白花的海浪,向着汉军军阵扑来。
大地颤动起来,就是之前那群人数远远胜出的轻骑兵的冲刺,也没有这样惊天撼地的声势。
王舜臣眺望着一道道海浪的后方,胯下的河西老马则嚼着黄豆,一人一马,都对猛攻而来敌军视若无睹。
如果是那群古拉姆近卫,若非有了破甲弩和专用的破甲箭,否则真的是有些麻烦。不过现在的这队战马无甲的重骑兵,神臂弓就足以应对了。
注1:桃花石为音译,是中世纪突厥和阿拉伯人对中国的称谓。有说法是从北魏拓跋氏而得名,另一个说法是唐时征服西域的汉人自称是唐家子。另外,在十一世纪问世的突厥人大辞典中,契丹和宋,又被称为秦和马秦。
注2:,黑汗国也就是喀喇汗国的大汗,都是自称是东方与秦之主。至于宋史中,声称黑汗国曾经在元丰四年遣使中国,以于阗国喽啰有福力量和文法黑汗王的名义,称神宗是东方ri出处大世界田地主汉家阿舅大官家,以笔者猜测,当是大食商人伪造的国书。称中国皇帝为阿舅大官家,是因为于阗国王尉迟胜曾经娶了李唐宗女,所以他的后代可以自比外甥,用阿舅来称呼中国皇帝。喀喇汗的可汗是于阗国的征服者,又怎么可能自贬身份,借取于阗国王名义来崇礼宋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