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断更是众所周知的原因,希望各位书友能够谅解。欠下的两更会在今明两天补齐,
王安石头脑昏昏沉沉的,尽管戴着水晶眼镜,但手上的一封信笺却仿佛有一层雾在中间挡着,是怎么都看不清楚。
镜片后的两只眼睛死死盯着似乎在摇晃的信笺,好不容易才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着女婿韩冈寄回来的信。只是没看上两行,就是一只手伸过来,劈手将信纸夺过去。
吴氏气哼哼在床边坐下,板着脸将亲自端来的药汤塞进王安石手中:都病成这幅模样了,怎么还不肯歇下来
王安石也有些无奈,的确是该歇息的。但躺着睡不着,便又坐了起来,找出韩冈的信来看。
他的这位女婿在交州的一番布置,尽管距离交州收复只过了半年多一点的时间,但大宋在当地的统治已是彻底稳固下来。
这可以说是韩冈在治政上的才华又一次的体现,虽然其中有些手段值得商榷,但都为了国事着想,天子那边也很是赞赏。
而且韩冈的一番行事,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他寄回来的每封信,王安石都看过多遍。
只是最新的一封被浑家吴氏生气的攥在手中,王安石也只能无奈的笑道:这是玉昆的信啊,说着交州的事。
辞表都上了,你还操哪门子的心吴氏指着药碗催促着,还不趁热喝了,冷了可就走了药性了。
才上了第二封,来来回回还要两个月的功夫。
王安石将苦涩的药汤分作几口喝下去,将空碗递给吴氏。吴氏转手又递给站在一边的侍女,将擦嘴的手巾递给丈夫,带着讶异的问道:难道还是想留在京城
王安石摇摇头,叹了一声:玉昆年底就该回京入觐,有两个月时间,正好可以在出京前,将他的事给安排好。交州事已了,也该调玉昆他回来了。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还让他在岭南待着,也说不过去。
自从入冬以来,王安石便开始告病求退,辞相的奏表已经上到了第二封。尽管天子都驳回来了,可第三封辞表也已经写好草稿了。
不过折子中的老病本是借口,但今日天气突变,倒是当真让他言出成谶。
开封城的初冬本不是太冷,可唯独今年的天气有些诡异。
前两日还是暖和得如同小阳春一般,往常年份理应已经上身的丝绵夹袄还在太阳底下晒着,府后园中甚至有几株花木乱了时节,在初冬时节的开放。但转眼之间,就是寒风呼啸,北风带着冰雪劈头盖脸的砸向猝不及防的东京城。
这气温降得太快,转眼就是隆冬,让人措手不及。乱了时节的花木在一夜之间尽数凋谢还是小事,东京城中一天就送了七十多无名尸去城西的化人场,加上有主的两百多路上倒毙之人,这才是让开封知府都头疼的麻烦。
同时,急速的变温也带来了大规模的伤风感冒,以及在气温变化中被引发的宿疾和新病,有不少体质衰弱的老人和幼儿没熬过去,开封府中的医生和和尚,都开始了痛苦又幸福的赶场子的生活。
王旖刚刚和素心周南云娘三人,商量过要怎么从衣食住行上照顾好儿子女儿,不要生了病。家里面六个小孩子,大的也才五岁,小的还不满周岁,这个时节最是让人担心。
住在相府中,每日的晨昏定省少不了,而王安石生病后,王旖更是要去照看着已尽孝道。当她往父母的房间来问安时,正好看见王旁从父母的房中出来。
见到王旖,王旁的脚步一停,是二姐儿啊。
二哥。王旖向着房中问道。爹爹怎么样了
还好,王旁点着头,药也吃了,刚刚才睡下。
那就好王旖放下心来,这个天气对年纪大的人很有些威胁,很容易就出个中风肺病之类的意外,王安石只是小小的感冒发烧,算是好运气了。
王旁可不觉得那就好眼下城中到处都有人生病,医生忙得不可开交,连带得他都没有一个清闲。
今年的天气不对劲。这两天市易务里面十个倒有三个告病。王旁还记得今天衙门里有多少空位,偏偏赶巧是最忙碌的月底,堆了一堆差事在手上,辛苦了一天,才解决了一部分。
那还真是要小心了。二哥你也别一起躺下来要人求医问药
也不会有大病,没有什么可怕,倒还能歇一歇了。王旁满不在乎,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对了,张横渠真的快不行了。本来前些日子送药过去的时候,他的病情还有了点起色。可这天气一冷下来,他的情况就一天比一天差。刘医正昨日来府里给爹爹问诊时,还顺口说起玉昆的这位恩师,说如果到了春天就不会有大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