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如此,着中书将其择地迁转便是。
优待元老归优待元老,赵顼知道从道理和法规上,汪辅之做得并没有错。要是严加惩罚,日后谁还敢监督那些老家伙将汪辅之调离而不是贬官,也能让元老重臣们明白,国事不是由着他们1uan来的。天子可以优抚他们,但他们也得自重才是。
将汪辅之的奏章放下来,赵顼问着吕惠卿:吕卿,祈雨之事可定下了
赵顼所问,正是吕惠卿近日来此的目的:前日辅臣祈雨,至今雨水未至。以故制,当遣辅臣于东郊筑坛,再行祈雨。
不须朕亲自来
今年时,雨水不定,田间xiao麦急需灌溉。所以在三月三,赵顼亲自至后苑华景亭粉坛祈雨。而从第二天的三月初四傍晚开始,便连着两天下了一场透雨。赵顼有了此番成功,也对自己信心大增,今次也想大展一番身手。
可吕惠卿从来不信天人感应一说,不过是董仲舒nong出来骗皇帝的招数。虽然在尚书和中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一件用来震慑天子不可胡作非为的工具而已。当然,有需要时,也是用来攻击占据高位的政敌的好武器。可有几个会当真相信的
天子如今要亲自祈雨,一次撞上大运,不代表两次三次还能撞上,还是悠着一点为好:伏旱虽重,幸而不在农时。若是秋来待耕时节还未有雨,那时陛下再祷于上天不迟。
吕惠卿如此回覆,赵顼想了想也便做罢。夏天的田里虽然还有些作物,但毕竟不如作为主粮的xiao麦那般重要。现在去祈雨的确有些不合适,如果到了入秋后还是没有雨,再去不迟。
此事放到一边,先等着下面宰辅们求雨的结果,赵顼顺道问起另一桩事:经义局的情况如何
已经渐有所成,十月之前,当有回报。吕惠卿xiong有成竹的回道,诗书礼三经新义,其实早在经义局成立前就已经编写了大半,现在只是在修改而已,但话不能照实回覆,这也是陛下重视此事的结果。如余中等新科及第的进士,被陛下置入经义局后,都不敢怠慢,为此而竭心尽力。
今科进士中以状元余中为的前六名,都给赵顼调进了经义局中,想要借用他们的文才,同时也是有着让其学习的用意在。
他们都已经从乡中回来了赵顼惊讶的问着。进士参加过琼林苑之后,基本上都要衣锦还乡。家乡离得越远,回京越迟。而据赵顼所知,余中等六人中,可是有福建人在内。
余中邵刚练亨甫都已经到了。
他们倒是勤勉。赵顼点头赞了两句,任凭哪位天子,都会喜欢看到用心于国事的臣僚。那韩冈可曾有消息
吕惠卿摇了摇头,尚无。
赵顼微感失望,但又问道:韩冈的差遣,不知中书可有什么想法
韩冈的本官品级跟章惇同列,只比自己稍低,这样怎么安排。吕惠卿不想为此头疼,推说道:韩冈品阶太高,而资望不足,实在难以决定,还是等其入朝后再议不迟。
韩冈对自己的差事并不关心,也没有赶着回朝的想法。每天还是读书习字为主,有时还学着写些诗词,不过远远比不上家学渊源的王旖,而闲时还带着父母妻儿,到了城外的庄上修养了半个月。比起陇西城中的宾客盈mén,还是在自家的庄子上,过得轻松自在。
这一休息,就一直到了八月初。算起来在家中已经差不多待了有三个月。外面的暑热渐渐的消散,阳光也不再如之前的两个月那般炽烈。
冯从义那边有了好消息,经过一番友好而坦诚的jiao流,蕃物行会终于在七月底成立。行总共有六家,韩王高三家的代言人,占了其中的半壁江山。有了行会,团结起来的力量也便容易在京城打开局面,等八月中下旬棉hua开始收获,整个行会都会绕着此事而开始运作。
终于到了离乡的时候,韩冈带着四名伴当先行返京,等到任职的地方定下来,再将王旖她们接过去不迟。
辞别了父母,辞别了双目含泪的妻妾,别过酣睡中的儿nv,韩冈翻身上马,一行五人,离开了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