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艾迪芬奇的秘密》(What Remains of Edith Finc)(2 / 2)

“一个人有两次死亡,肉体的死亡是呼吸停止,意识的死亡是遗忘。”对于陆离的问题,张一鸣侃侃而谈:

“生死看谈,不服就干!”

“打住打住,老子知道你看过寻梦环游记了,说的很好,下次别说了。”

“你这人,既然人家说,又不要人家引经据典,死亡那么抽象的概念我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那有那么深刻的感悟。”

“也对。”张一鸣的话点醒了陆离,他决定换个问法:“那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死亡事件,就发生在你身边的。”

“我小时候,老家隔壁二大爷死了,听我奶奶说,那舌头伸的老长,眼珠子都是往外凸起的,我tm做了一个星期噩梦。”

陆离脸慢慢黑了下来,咋好好的办公室突然温度有点下降了。

虽然张一鸣不着调,但也给陆离带来了一些灵感。

首先,死亡这个概念是抽象,如果能让死亡变的具体起来,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卖点。

其次,张一鸣语文经常不及格是有原因的,这笔理解力有点问题,所以,他决定扩大调查范围。

“你先打住,把我刚刚问的那两个问题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公司内做个匿名小调查,然后做成表格明天交给我。”

......

翌日。

素材整理完毕,陆离打算根据收集的内容构筑剧本。

是的,他打算制作一款名曰步行模拟器的交互式游戏——《艾迪芬奇的秘密》。

一款堪称陆离心中白月光的第九艺术,这款游戏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陆离对于死亡的看法。

死亡作为一个概念很难予以诠释,我们会将它看作终点,看作离别,看作骤然的黑暗......

总之我们将其奉于神龛,选择闭口不谈。

但死亡却又是那么令人好奇的概念,抽象又虚缈。

陆离曾经假设过,未来自己80岁以后死亡,这个世界照常运转,但是自己又没能参与其中,世界将不存在自己的痕迹,自己的思维也消失了......

再深入一点,甚至无法用语言形容,那是很复杂的情绪。

死亡焦虑。

一个很抽象的词,但陆离却曾深陷这种焦虑无法自拔。

它和其他焦虑不同,对这方面看的越透彻,想的越深,就会越害怕,越焦虑,十分痛苦。

这种焦虑带给人的只有绝望,虚无。

慢慢的走向了哲学的思辨领域。

正是这款游戏,让陆离见证主角一家将死亡刻画出另一番模样:

故事里的死亡,是少女的惊梦,是摇晃的秋千,是归于沉寂的画笔,是闭幕离席的追光,是不落的风筝,是鹿角的轻抚,是婴孩的嬉笑,是久违的阳光,是绮丽的幻想,是无谓的挽留,是孤独的归乡。

此后,陆离对死亡有了全新的见解,不再焦虑,也不再执着于探讨死亡之后的事情。

因为。

死亡是一切荒诞和梦幻,唯独不是它本身。

而正因为死亡存在,生者的爱才能隽永。

活在当下!

懂得这些,足够了。

游戏之所以称之为第九艺术,除了在游戏中给人心灵上的感触,在游戏外也能带给玩家无尽的回忆和思考。

而陆离!

则打算让灵境成为第九艺术批发厂!

出手就是第九艺术!

再出手还是第九艺术!

第三次出手依旧是第九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