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那条灵蛟正在积水坑中欢快地嬉戏。(2 / 2)

“若神仙与灵蛟常驻此地……”他下意识地开了口。话音未落,少端突然迈步跃下琅琊台,无视泥泞,沿着台侧斜坡急速下滑。

“少端这是要去哪里?”相老下意识地问道。

“神仙与灵蛟是否常驻,那是以后的事。而今年的耕种,却是今日就要定夺的事情!”少端头也不回。\"

相老也很快明白过来,下了大雨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挖掘水渠,防止田地被淹,又要尽量留住宝贵的雨水。因此也需要顺着水流挖掘蓄水区域。

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琅琊县的青壮年目前还在参与修筑石道工程!

面对如此豪雨,即便是最为苛刻的官吏,也不得不停工休息,因为地面早已泥泞不堪,难以行走。

少端此行,显然是要去工地召集那些青壮年回来!

“我们也该赶快回县城去!”

相老当机立断:“这么大的雨,我们既要照看各村寨房屋,也要让妇女儿童做好准备,雨一停,立刻下田开挖水渠,保持墒情!”

“你们两人跑得快,先回县城报信!”他指向先前搀扶自己上山的两名少年。

农家子弟深知播种的重要性,两人顶着漫天大雨,拼命奔回去,乡老们也尽力朝着琅琊台下攀爬。

在这雨水中,人们的情绪并未减少半分,反而更加热烈,个个显得畅快淋漓。

时不我待!

………

距离琅琊台五里外,有一个临时搭建的营地。

此处原本遍布低矮的窝棚,此刻已有大半被雨水冲塌,原本乡民挖掘的浅坑作为栖身处,此刻已变成许多小水洼。

然而此刻无人在意那些窝棚,哪怕窝棚的主人,也顾不上自己那点珍贵的毛毡和粮食被冲走,而是满脸欢喜地站在原地,仰面向

“苍天眷顾我琅琊郡矣!”

众多百姓纷纷向少端深施一礼。

“我岂敢贪此无边之功也!”

来者匆忙跃下马来,对着琅琊台的方向深深一揖,随后续言:“此非上苍垂怜,实乃仙人悯我等苦难,特遣神蛟施行甘霖之雨!”

大伙儿一时愕然。

仙人、神蛟?

乡亲们满目疑惑。

此地虽距琅琊台仅十里之遥,因其地势开阔,人们早已目睹少端当日领着一群乡绅及孩童赴琅琊台求雨的场景。

如今骤降大雨,显然皆为少端之力!

琅琊台自古便是神圣之地,旁边还设有祭祀四季之神的祭坛,引无数人向往。

然而,琅琊县历来并未真正享受过风调雨顺,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虽然乡亲们内心仍存对上天敬畏,但对于神灵的说法,早已嗤之以鼻。

包括少端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神仙鬼怪之事,亦是直言驳斥。

今日怎会提及仙人神蛟拯救黎民?

我等服役已有数月之久,尽管劳役之处就在家乡附近,虽不能回家,但家中亲人每隔几日便会送来粮食到工地。

怎么突然冒出仙人神蛟之事?

难道,少端因淋雨发烧,以致胡言乱语?

来者正是少端,他刚刚在沿途农户家借用了一匹劣马,策马狂奔至此,此刻全身战栗不已。

春夏交替之际,天气逐渐转暖。但少端先是攀登山岭,继而疾奔,被雨水浸透后又冒雨骑着劣马疾驰而来,此刻已浑身冰冷。

他正欲开口,耳边响起一个声音,那是曲蜩的声音。

“仙人神蛟?”

“我是琅琊县佐史端,拜见将军大人!”

“原来是个小吏,”曲蜩眯眼打量着少端,“你在我军中宣扬神仙之事,意欲何为?”

“将军切勿责怪!”少端急忙行礼。

他与曲蜩并非陌生人,曲蜩率领军卒在此监督石道的修建工程,这批士兵的粮食全由琅琊县供给,即使面临干旱的大灾,琅琊县也没有短缺过。

当时的官吏尚有廉耻之心,不像后世,军中更是如此。

曲蜩等军士享用着琅琊县的粮食,自然感恩戴德,若非如此,少端若提及神仙之事,恐怕早就被处置了。

“看在你淋雨受寒,或许言语不清的份上,我不予追究。”

曲蜩宽容地挥挥手:“既然如此,你就把那些琅琊县的百姓带回去吧,若是雨停,采石的人可以先回营。其余的可在春播后再回来。”

那时候开采大石并无先进的工具,只能用大树燃烧后烧红石头,再浇水使其破裂。

既然下雨无法开采石头,路途泥泞也无法运输石头,曲蜩索性让这些乡民回家春耕。

“我代表百姓感谢将军大恩。”

少端再次行礼,坚定地道:“但我并非胡言乱语,刚才天空中的巨大云层,震撼天地的雷鸣,将军定然也有察觉。”

曲蜩点头,刚才天空中那番动静,除非是盲人聋子才会不知晓。

“此乃天降之劫,乃仙人点化白蛇为神蛟,又令神蛟布雨,以解我琅琊郡之危急!”少端满脸崇敬。

“少端!”曲蜩目光锐利起来,“你在琅琊县任职二十多年,可曾亲眼见过仙人神蛟之类的存在?”

“未曾!”少端诚实地回答。

“你身为佐史,负责记录琅琊县的文牍事务。琅琊百姓世代居住于此,可有真实见证过神仙灵异之人出现?”他语气转冷。

“同样未曾!”少端毫不犹豫。

“当初我在县衙前与众一同审讯方士,你亲口说过,世上神仙方士尽是虚妄之谈。你还记得吗?”曲蜩追问。

“记得。”少端面色平静。

“既然如此,你为何现在又提神仙之事。”曲蜩厉声喝问。

“扰乱军心,你是想挑衅我的权威吗?”

“将军息怒!”少端再度拱手,“我也深知此事难以置信,但此事确是我、相老,以及琅琊县十几位乡老共同所见!”

曲蜩一愣。

古人以诚实守信立身,尤其是官吏,如果不讲诚信,则被视为不贤良。轻则罢免职务,重则入狱。

虽然大家都知道官吏中不乏品行恶劣之人,但少端为人正直,言行一致。

加上多位乡老作证,少端编造谎言欺骗自己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但无论如何,此事确实令人难以理解。

曲蜩隶属卫尉军,曾随卫尉羯追踪方士至齐地,后来因始皇帝欲前往琅琊祭天,因此来到此地督导修建宫室石道。

一路上,曲蜩亲手擒获的方士多达数百,深知他们都是诈骗之徒。面对刀剑威胁,方士们无不吓得魂飞魄散,甚至连自家隐私都会坦白说出,还将欺骗乡民的手段和盘托出。

其中各种手段花样繁多,令曲蜩眼界大开。

方士为假,神仙自然也为假!

或许是少端和乡老们误认,或是方士运用某种巧妙手法迷惑人心!

“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