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贺岁宴(2 / 2)

先前压抑的心情也因此舒缓不少。

“即便攻至北元王庭又能如何?”

“一时之功并非长久之策。”

朱标抬头望向东宫方向,脑海中闪过一张面孔,

不禁感慨万分地说道:

“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北方隐患,不知那位能否有何良策。”

“说起来,近日也不见他踪影,他近来在忙什么呢?”

梅殷听到朱标突如其来的问话,一头雾水。

他瞥见朱标脸上已然轻松的表情,思索片刻,小心翼翼地询问:

“皇兄说的是……谁?”

“哦,没什么,你明天就会见到他。”

朱标如此说着,侧目看向梅殷,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

这莫名的眼神,一时让梅殷颇感困惑。

诚然,朱元璋挑选女婿的眼界确实独到。

即便像欧阳伦那样的人,在督办川陕军务时也表现得颇有声色。

当然,走私贪腐是另一回事。

想到这里,朱标伸出手拍了拍梅殷的肩膀,嘱咐道:

“既然宁国已有身孕,你就应回去好好照顾她。”

“十月怀胎充满风险,务必……小心谨慎。”

提及此事,朱标的心情再度沉重起来,转身阻止了梅殷的相送,独自走向东宫。

梅殷望着朱标略显落寞的背影,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他深知自己的叔父,即汝南侯梅思祖,与朱标自幼相识。

自然清楚朱标刚才那番话,无疑触及了他内心深处最为隐秘的痛点。

当年,朱标与常氏鹣鲽情深。

常氏身为将门之后,性格爽朗刚烈,与朱标的个性形成互补,

连朱元璋和马皇后都十分喜欢这位儿媳。

可是常氏却不幸因难产离世,这也导致朱标乃至朱元璋对朱允炆这个实质上的 长子嫡孙始终难以亲近。

作为朱元璋最宠爱的女婿,同时也是朱标的旧友,梅殷对此段往事记忆犹新。

如今看着朱标这般落寞的身影,

梅殷心中涌起一阵悸动。

大明王朝不仅面临外部危机重重,内部亦是困顿交织。

若至明年,朝廷仍无法提出妥善的边防策略,

那么,作为驸马的自己,也应当挺身而出。

不过是长期驻守边疆,以身许国罢了。

只是苦了宁国……

梅殷闭上眼睛,轻轻摇头。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梅殷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明白自己的军事才华,相比父亲尚有差距,

更不用说与其他那些治国良将相较。

在战略层面,自己亦不具备辅佐朝政的眼光,提不出那种一劳永逸、彻底解决 边患的高瞻远瞩之策。

自己所能做的,不过是凭借一身武艺,精心训练精锐之师。

确保在自己驻守的关隘,不让任何蒙元军队越过关卡一步。

决心既定,梅殷转身朝着宫门之外走去。

隆冬腊月,雪花伴着冷风飞舞,竟在空荡无人的皇宫长廊中营造出一种悲壮 的气氛。

次日清晨,元日。

一年初始的第一天,整个金陵城张灯结彩,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即使朱元璋满腹心事,在这一天也换上了全新的明黄色圆领袍。

看着袍上威武雄壮的九爪金龙图案,朱元璋笑得合不拢嘴。

然而,朱元璋的动作引来了身边的一句嗔怪。

“别乱动,多大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似的。”

世上敢于这样数落朱元璋的,只有一个人,那便是此刻正在为朱元璋佩戴玉 佩的马皇后。

“嘿嘿嘿,娘子你别操心这些,快坐下歇歇。”

夫妻俩尽管已是天下最为尊贵的人物,

但许多生活习惯仍保留着最初的朴素作风,

诸如朱元璋平日所穿的衣物,除了做工精细的各式礼服以外,

最常穿的,仍是马皇后亲手缝制的棉布袍。

正如当前的情景,尽管周围簇拥着众多侍女的宦官,马皇后仍亲自细致地为朱元璋穿戴整齐,继而细心地抚平他衣衫上并不存在的皱褶,口中却带着责备之意:

“依我看,真正需要休息的是你,昨晚除夕之夜,你可是几点才入睡的呢?”

马皇后微微翻了个白眼,后退几步审视着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

“昨日就不该让梅殷入宫,瞧瞧,多大的事,非要赶在新年第一天说不成?”

朱元璋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事确实不能归咎于梅殷,九边的老百姓过得艰辛哪。”

他不禁感慨:“我们难以想象,在唐宋以及更早的汉代,边境上的百姓是如何生活的?是否也如同如今这般,被那些可恶的侵略者当作羔羊,一旦物资匮乏,就前来掠夺一番?”

马皇后慈爱的面容也略显沉重。

不待她发表意见,门外的宦官即刻通报。

“陛下,六位尚书前来朝贺。”

“宣!”

朱元璋应声下令,袍袖一扬,径直步入乾清宫。\"

纵然今日乃是元日设宴,但人与人之间的地位仍有区别。

在没有丞相的当下,六部尚书已然成为朝廷实际上的最高层。他们清晨便前来朝贺,并借此机会处理重要政务,这便是今日清晨的日常。

毕竟像朱元璋这般勤勉的君主,在历史长河中实属罕见。

乾清宫内,六部尚书皆默契地换上了鲜艳的大红官服,待看到朱元璋出现,急忙行大礼拜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你们先看看这个。”

朱元璋挥手示意众人起身,随即将前晚梅殷呈上的奏折传阅下去。

“现在边疆百姓生活困苦至极,甚至不惜冒险,与外族的北元牧民做起交易。”

“你们身为六部尚书,有何看法,应当如何应对?”

六部尚书并未立即回应,而是将梅殷所带来的奏章依次传阅。

率先读完奏折的吏部尚书阮酸思索片刻,拱手回应道:

“陛下,据微臣愚见,此事并无他法,历来边疆事务皆是棘手难题。”

“或许唯有派遣大军北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

朱元璋专注地凝视着阮酸,眼中流露出一丝失望。阮酸虽无过人才干,却是个忠心耿耿、勤奋敬业的臣子。然而在这种关乎国家大事的讨论场合,他却显得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