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达荼邦的小荒原上,爆发了吠陀北部邦郡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战争,参加这场战争的人数高大百万,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普通的平民,只有不到三十万人堪称精锐,但是其浩大的声势绝对是史无前例。黑压压的人群将整个小荒原占据,婆门教大军借用比敌方多出一倍的兵力,将两翼展开,对吠陀王联军形成了合围之势,而吠陀王联军也不甘示弱,他们拥有最好的武器、最坚固的盔甲,已经武装到牙齿的大军集中起来,以点破面,随之准备化身成一把尖刀将敌军切成碎片。
双方今日之所以会展开这样的激战,主要是因为有第三只手在背后推动,令昨晚双方的营地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婆门教大军的后勤辎重全部被烧,全军的军粮只够一日所需,若再不决战就有断粮危机,到时只怕这东拼西凑的六十万大军便会不战自溃。
第二件事就是吠陀王联军的营地里面,两个人被刺身亡,这两个人的身份在吠陀王联军中的地位非同小可,他们和大部分联军将领有着亲属关系,而且声望崇高,备受尊敬,而且他们也是这次联军的发起人达荼邦的总督以及吠陀王北部势力的总知事。他们的死对于吠陀王联军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为了避免动摇军心,他们二人身死的消息被封锁了起来,但是即便这样也封锁不了几天。后来不知是谁建议尽快与敌决战,结束这场战争,以避免消息泄漏后,引起全军士气大跌,那时再进行决战就为时已晚了。
双方的现任统帅都赞同了自己麾下将领和幕僚的建议,不约而同的将战阵在小荒原铺开,随着双方统帅的一声令下,备受后世注目的小荒原之战被拉开了序幕。
首先发动冲击的是吠陀王联军组建的重骑兵,他们参照的对象正是段虎的捍死铁骑,其中还结合了西域龙枪方阵,每个重骑兵都紧握这一根三米长的利矛,在奔跑的同时利矛斜上举起,与敌交击的那一刻利矛向下平举,人马合一对敌进行突刺冲击。这种方阵的冲击力无疑是巨大的,只见这支重骑兵瞬间便将前来阻挡他们去路的敌军方阵分割成了两半,便可看出这支骑兵的强悍。
然而他们的弱点也随之凸显,由于从矛身传过来的冲击力极为强大,而重骑兵又没有办法将冲击力分散到自己和战马的身上,只能独自趁手这股冲击。于是乎一轮冲击下来,两万重金打造的重骑兵在杀伤敌军七千多人,并击溃敌军的同时,自己这边也因为冲击力落马摔死,手臂骨折等原因失去战斗力的人数高达四千,就伤亡比例以及战力而言,看似击溃敌军的重骑兵反而处于弱势。
幸好担任重骑兵统领的将领不是一个愚蠢之辈,很快就见到了长矛的弊端,于是立刻下令所有人放弃长矛,改用弯刀,凭借战马冲势,与敌近战。这一简单的改动,非但没有减弱重骑兵的战力,反而令到重骑兵的冲击力以及防御力得以凸显出来,唯一的弱点就是他们的战马是否能够承受得了反复的跑动,而不会停下来。
婆门教大军中担任先锋统帅的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很快便发现了重骑兵需要借助马力所形成的冲击力,才能拥有强悍的战力。于是他立刻下令担任前锋的四支大军立组成层叠方阵,阻挡在重骑兵的前面,面对重骑兵的攻击只需用长矛略微阻挡骑兵的冲击便可。随着重骑兵逐渐深入敌阵,战马的冲击力被有如数张大网一般的敌军给消耗殆尽,最终停下了脚步,开始与敌展开了近战。由于沉重的盔甲,使得重骑兵被击下马后,便无法自如移动,而也是因为这密集的盔甲,只需这些重骑兵护住要害,便可像一只乌龟似的防护周身,使得周围的婆门教大军手中的那些劣质长矛无法突破重甲的防御,战事随之进入了胶着状态。
随着重骑兵陷入敌阵,逐渐被数路大军包围,同时也令到婆门教大军的防御阵势出现了不少破绽,于是吠陀王联军统帅立刻下令,全军向前快速推进,在解救被困重骑兵的同时,对敌方中军形成冲击。
对此婆门教大军似乎早有准备,两翼展开的两部人马在中军旗帜的挥舞下,陡然转变方向,像是一只蟹钳似的从两面夹击联军大阵,同时从婆门教中军两侧两支战象军团也冲了出来,袭向吠陀王联军。然而在吠陀王联军两侧迅速集结成两个弓箭兵方阵,对靠近的婆门教大军施以箭阵阻击,其中不少人都拿着重金从中原购得的神机弩。虽然这种已经在汉国淘汰的神机弩比不上段虎现在所使用的连发神机弩,但是对于吠陀的军队来说,这种穿透力极强而且上箭简单的强弩却足以影响到战局的胜负。两翼奔袭而来的敌军在付出了大量伤亡之后,不得不回撤修整,从各个方向袭扰吠陀王联军,以消耗掉弓箭方阵的箭矢。
此外吠陀王联军的中军也冲出两支战象兵团,向婆门教的战象兵团迎击过去,虽然彼此的战象都差不多,但是象身上的披甲,以及象背上那些士兵的装备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虽然婆门教的战象兵团比吠陀王的要多出了许多,但是兵团的武器装备却与数量极不相称,在短兵交接的时候,丝毫没有占到半点便宜,只能凭借数量牵制对方的战象兵团。
随着吠陀王联军的中军逐渐靠近重骑兵被困的军阵,婆门教大军统帅为了避免敌方重骑兵在此突出重围,并对自己形成冲击,于是下令全军出击,朝吠陀王的大军迎了上去,凭借混战以及人数的优势,将装备精良的吠陀王联军彻底的困死在小荒原上。
惨叫声、厮杀声以及响彻整个小荒原的兵器交击声,成了这片贫瘠荒原上唯一的声响。鲜血染红了荒原上的黄土,令到地面变得黏糊,像是变成了由血组成的泥沼地狱似的,让人看了不禁心挛。交战双方这一刻都忘记了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战,他们只是机械式的挥动着手中的兵器,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杀死敌人,自己活着。婆门教的人数优势在遇到吠陀王的精锐武装后,丝毫不能占到半点便宜,他们总是在付出了数倍伤亡后才能消灭对方的一股兵力。六十万大军看上去庞大的数字,在半个时辰的厮杀后,也只是剩下了二十八万人左右,这二十八万人虽然都是活下来的精锐,但是浑身的伤势令到他们的战力也高不到哪里去。
吠陀王联军的处境也不太妙,他们的三十万大军也只剩下十三万人左右,战象兵团、重骑兵、弓箭兵以及四部轻骑兵这些精锐战士全部战死,剩下的人全部都是中军那些帝刹世家的私兵,虽然他们一个个都没有受到什么太大伤害,而且装备精良,但是与那些浴血厮杀的精锐战士相比,战力不可同日而语,充其量是一群漂亮的草包,唯一保持着战力的只有担任中军护卫的两万人马。
就在双方残余大军形成对峙局面,双方统帅心中犹豫是退兵还是继续交战的时候,一声沉重悠长的号角声从战场东侧响起,随后地面出现了不寻常的颤动,由鲜血汇聚而成的水洼出现了诡异的涟漪。战场双方的统帅似乎都想起了什么,脸色变得苍白无力,双眼充满了恐惧之色,转头朝东面号角声传出来的敌方看了过去。
只见在地平线上先是出现了一条黑影,随后黑影越来越大,漫山遍野的骑兵逐渐出现在众人视线之内,在骑兵后面依稀可以看到为数众多的战象,以及高举着长矛的步兵。随着对方中军前移,一杆高达数丈的旗帜迎风展开,只见在上面出了绣着萨满教的长生天图腾以外,在长生天图腾上面绣着一头下山黑虎,以及两个硕大的方块字。在联军中曾经去过中原的人立刻认出了这两个字以及下山黑虎的意思,脸色变得煞白,颤声说道:“段虎,这是中原杀神段虎的军队!”
比起中部的吠陀人,位于北部的吠陀人对北疆异族更加恐惧,经年遭受北疆异族滋扰的他们自然都很清楚这些马背上的强盗是如何厉害。这也就使得他们对能够将北疆异族剿灭,并被北疆残余族群尊为圣天可汗的段虎更加畏惧,而且北部的不少吠陀人也都到过中原,再不济也去过北疆龙庭,见识过段虎军力的强悍,特别是严勇麾下重骑更是备受推崇,从而使得这些吠陀王在北部的势力竞相模仿组建重骑兵。
对于吠陀王和大德圣主联合出兵北疆,协助董斌叛乱一事,所有在北部邦郡生活超过十年的人都极力反对。然而他们这些人都远离吠陀政治中心,根本无法影响到吠陀王和大德圣主的决定,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加固城防,不派兵参与北疆战事,但却又密切关注战事的进展。
名震北部邦郡的萨满教大军竟然是杀神段虎的军队,这对于战场上所有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原本就因为战事的惨烈而军心涣散的两方人马,此刻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溃逃的迹象。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