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些后,就把秤秆一侧用青铜包起来,那个青铜包皮有一个对称的空洞。
用青铜钉在空洞间给木秆打孔,然后用一个铜环从中间穿过,在铜环下方还连接一个铜钩子,这个铜钩子以后是用它钩物品的。
用同样的方式,在临近这个铜皮的位置,再度用铜皮包好,再进行对称打眼。
在中间再挂一个铜环,然后再上面穿上粗麻绳,这个设计是为了后期用手提起秤秆和和货物的。
再用青铜砝码制作成带孔的秤砣,然后用粗麻绳穿起来,挂在秤秆上。
做完这些后,再把木杆用麻绳蘸上碳墨水,在秤杆上弹出几条纵向等分墨线。
然后将秤悬提,钩子上依次放上不同重量的砝码,在秤杆上测定其距离,画上相应的重量刻度,并用雕刻上痕迹。
最后把秤杆进一步打磨光滑,用桐油涂抹在其表面,这样一个杆秤就做好了。
等到做好后,张伟拿着部落第一个称重的秆秤,试了试效果非常不错。
众人围着部落第一个杆秤,上下打量了起来,嘴里还不时发出惊叹声。
张伟见用于测量的直尺和用于称重的杆秤已经制作好了,于是就低头沉思起来,心里想着接下来还需要制作什么东西。
张伟交代了匠人要按照自己指导的标准,再制作一些杆秤,随后就自顾自的走出了工匠司。
他刚走出工匠司,就看到屋外的阳光十分耀眼,而且天气异常炎热,心里暗自怀念之前在大学的日子。
他边走边怀念自己在学生时代,吹着空调喝着冷饮的情景,然后肚子不自觉的叫了起来。
抬头看了看天空太阳的高度,貌似也快要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想到这里,他突然脑袋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个可以制作的东西—日晷。
所谓的日晷,其实就是古代人用于查看时间的东西,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来测量时间。
张伟知道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计时工具。
具体来说,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随时间变化,其光线会投射到晷面上,晷面上有刻度,可以根据晷针影子的位置来确定时间。
虽然日晷有很大的局限性,完全依靠阳光照射,在阴雨天或夜间无法使用,其精度会受到地理纬度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但是,张伟并不需要他那么完美,只需要给部落族人提供一个明确的时间足以。
以后部落开会聚集和安排事情,只要给大家说一下具体的完成时间,大家就可以根据日晷来判断时间,更好的规划工作安排。
既然已有想法,张伟便着手开始制作日晷。
他先寻觅了一块平整的大石,用它作为作晷面,而后让匠人们在其上刻下时辰的刻度。
接着,他需得一根晷针,于是又找来一根细长木棍,将一端削尖。
随后,张伟把晷面放置在部落中心的空地上,也就是祭坛的一侧,以保证它能充足地接受阳光照射。
他将晷针竖直固定在晷面的中心,使之随太阳位置变化投下阴影。
最后,张伟向部落族人宣告了日晷的使用之法,并告知他们日后可依据日晷上指针位置判断时间。
部落族人立刻围了起来观察其运作,满脸好奇的望着眼前这个奇特的东西,并对神使大人的新奇发明甚感惊异与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