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楚国使臣大踏步地走上殿来,拱手假笑道:“楚臣景茗奉寡君之命,拜见天子。”
周天子的脸一下子就耷拉了下来,对于楚国这块浑不懔,历届天子都是既头疼又没有办法。
周天子一脸不悦地问道:“楚人不习礼乎?尔何职,敢在予一人面前称臣。”
景茗也不难堪,神态自若地道:“臣楚国大夫景茗,适才已向天子禀明,天子听力可好?”
周天子鼻子都快气歪了,予一人是这个意思吗?
他气咻咻地责问道:“循周礼,诸侯乃天子之臣,汝乃诸侯之臣,当称陪臣。在座衮衮,汝何大胆,安敢在予一人面前称臣?”
景茗不怒反喜:“哦,原来如此,我蛮夷也,不懂此礼。”
“我蛮夷也”——这句话,始自楚国第六代君主熊渠,其后楚国历代多有引用。
“我蛮夷也!”其中蕴含着楚国的自嘲与不屑的态度,也代表着楚人愤怒与反抗的精神。
周天子、尔等中原诸侯不是口口声声说我楚国是“蛮夷”吗?那好,老子就是蛮夷,怎么样吧?
于是楚国在与周天子、与中原诸侯打交道时,能好好说话则说,不能好好说话,态度不好,楚国也懒得多解释,一句“我蛮夷也”,直接将对手噎得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景茗以一句“我蛮夷也”直接将周天子怼得半晌上不来气,满殿众臣也是直摇头叹息,遇上楚国这种脸皮厚的,他们这些还假眉三道作作伪装的人直接无解,不服不行。
景茗仍不罢休,反过来向周天子发出灵魂一问:“楚因蛮夷,故不知礼,天子天下共主,安得不知礼乎?”
周天子大怒:“庶子敢尔,天子之堂,岂容尔狺狺乱吠?”
景茗继续一本正经地指着魏、赵、韩三家的使臣道:
“数十年前,楚师北上,藩卫天子者,晋也;而今,晋之臣魏、赵、韩反为诸侯,晋君何在哉?此周礼乎?”
“楚与晋,虽屡有兵锋,然大国气度,互相欣赏。瓶之罄矣,维罍之耻。芝之焚也,蕙徒叹哉?!”
瓶、罍,都是打水的器物,二者互有竞争,却彼此欣赏,这句话来自《诗经》;
芝、蕙都是高贵而芬芳的植物,象征君子,芝兰被焚,象征晋国被三分,楚国则以蕙自比,表明了楚国对昔日对手晋国的惺惺相惜与无限惋惜。
景茗虽然口口声声说“我蛮夷也”,但却对《诗经》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一边展示自己的学识功底,一边显示对周天子及在座虚伪君的讽刺。
魏使雍古作势欲怒,却见赵使赵浽不吭一声,韩使韩山坚气定神闲,置若罔闻。只好硬生生地把一肚子怒气咽了回去,对景茗怒目而视。
赵使越浽缄口不言,是因为在刚刚平息的刚平之战中,楚国是出手相救过的,碍于这层关系,尽管楚使口出不逊,但也不好多言。
韩使韩山坚装聋作哑,是因为楚使刚才一句“俱酒当封王”,给他刚才的一番表演助推了一把。
周天子称王号,封公爵已经是他最大的权限了,现在楚使蹦出来要求封王,这样一来,对俱酒的封赏肯定会被搅黄了。
楚国这是火上浇油之举,这样一来,韩国的目的就更能够达到了,韩山坚为什么要阻止呢?不吭声,绝对不吭声。
但齐国特使田可忧城府不深,气愤不过,一下子就跳了出来:“景茗大胆,天子面前,僭越称臣,态度桀骜,岂人臣所为?”
景茗冷笑一声,就准备开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