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名邑兵被堵在了藏兵洞内,面对锋利的弩箭,明晃晃的剑锋,乖乖地选择了举手投降。
“吱吱嘎嘎”一阵声响,水门粗重栅栏被缓缓地升了起来。载着韩军的两艘小翼径直驶了进来。全副武装的韩军下船以后,立即沿着城墙向两侧扫荡前进。
后期的韩军沿着水门源源不断进入城中,加入战斗。
很快西门和南门被攻占,城门打开以后,潮水般的韩军呐喊着冲了进来,整个襄城陷入了一片杀声和火海。
昭数的私卒忠诚度极高,战斗力也非同小可,给韩军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滕率人在县公府与昭数的私卒陷入苦战,这些私卒战斗素养之高、战斗力之顽强令韩军大吃一惊。而且此处私卒人数也比较多,几乎一半的昭府私卒全部聚焦于此,这也是他们防范的重点。
韩军远远的一波箭雨全被昭府私卒用巨大的盾牌防护了过去,当两队短兵相接时,昭府私卒悍不畏死的打法让韩军吃尽苦头。
一名身材高大肥胖的私卒手持铁骨朵,专门瞄准韩军的脑袋下手,几乎一下一个,将韩军打得节节后退。
滕大怒,刚上前交手一个回合,就被对手的铁骨朵将剑磕飞。在几名士卒的拼死护救下,才堪堪捡回一条性命。
毕竟好虎架不住一群狼,韩军立刻集中了二十余名好手,手持长戈将高大肥胖的私卒围在中间,众人发一声喊,齐齐向前冲刺,二十余把长戈从四周全部扎入了私卒的腰部,好像车轮的车辐一般密密匝匝。
私卒虎吼一声,用尽最后的力气将铁骨朵掷出,将一名韩军砸得脑浆迸裂,最后不甘地颓然倒地。
韩军在战前已经得到命令,对私卒死缠烂打,不给其任何组队反击的机会。在每一处战场,当私卒被干掉以后,邑兵马上就选择了投降。
这些邑兵就是城中百姓,被临时组织起来参与守城,没有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而且在乱世之中,保命要紧,故而没有遇到多大的抵抗。
汝水下游游弋的楚军船只,眼见襄城发生了大规模的战斗。立即掉头向水门处划来,对韩军控制的两艘小翼发起了攻击。
楚国的中翼船高体长,在远距离的对射中占尽了优势。远距离先是一波箭雨,韩军只有拿盾牌抵挡的份,还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当两艘船靠近以后,中翼凭借庞大的体积,硬生生向着小翼冲撞过来,韩军本来就不习水战,被中翼冲撞以后,不少人又落了水,小翼也摇摇晃晃,几欲沉没。
韩军眼看不是对手,计划调转船头逃离。
就在此时,楚军船只上伸过来一把把长柄的工具,长长的木柄前端有两个横枝,一个弯曲如钩、一个像戈一样相对平直。
楚军用钩子勾住韩军的船舷,韩军不得逃脱。楚国士兵于是从中翼上飞身跳上小翼,与韩军开展了肉搏。
晋俱酒在水门上看得清楚,这就是历史上鲁班为楚国发明的“钩拒”啊,其形状和后世的勾镰枪差不多,但是比钩镰枪要长很多。
其主要作用是“退则钩之、进则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