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是否追责的纠结(1 / 2)

在陈杰精心布置并参与下,李氏广东工厂的核查很顺利,不断爆出新料。

一方面,这得益于财务部小陈,对肖总的暗中跟踪调查。

另一方面,也有全体员工对李周的举报。

当所有人都知道,李周已经大势已去,包括供应商在内,自然就开始上演墙倒众人推,破鼓乱人捶。

很快,肖总在有力的证据面前,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为虎作伥,就是李周的帮凶。

这一段时间,小李老板和李玉,都跟陈杰一起在工厂内坐镇。

对肖总是否起诉的问题,很快摆上桌面。

肖总的问题是,身为财务人员,违反财会制度。

可是,如果起诉肖总,就一定会牵扯到李周,这是小李老板不愿意看到的。

他知道,如果逼急了,李老板手里,一样有当时陈杰的贪污证据,大不了鱼死网破。

可是,不鱼死网破,又能怎么办?继续逼李周还钱?

对此,不但小李老板没有信心,连李玉和陈杰都没信心。

陈杰估计,现在工厂内的这种状况,恐怕早就有人告诉李周,李周不会不知道。

原来说,让李玉和李周一起来工厂核查,可是李周从来都没出现过。

肖总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责,为了免于起诉,答应退回所有赃款,并主动揭发李周对自己的利用。

肖总最后的倒戈,就如决口大堤上,最后一道防线被击破。

李周贪污证据,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最后统计,李周至少从这个工厂里,拿走了最初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七。

远远大于草签合同中的百分之十三。

小李老板什么也没讲,把统计报表以邮件形式,发给了自己兄长和李周。

然后通知陈杰,核查到此为止,集中精力,尽快把这家工厂的生产搞上去。

主管技术质量的赵总没有说错,合格原料进厂后,质量很快提升。

工厂仍然执行出厂验货制度,而且,还是张梅两人负责,但已经不再有意卡死出货。

张梅两人从出货中,也能明显感觉到产品质量的提升。

工厂内所有人员都能感觉到,现在工厂内的朝气以及做好质量的决心。

最后,工厂对肖总没有起诉,但明确告诉他,保留起诉权力。

肖总离开工厂后,工厂内没再聘用新的财务总监,而是把小陈提为财务部主管。

王采购也被提为采购部主管。

工厂安定下来以后,小李老板把李玉和陈杰叫到一起,对两人说:

“现在工厂基本已经走向正轨,后面就彻底交给陈杰了。

李玉要跟我去找你大伯和李周,谈核查后股份的事情,我想先听听你们的意见!”

已经查出来的金额,明显远远大于最初讲的。

三人都很清楚,按最初李周草签的协议,明显是不能执行了!

刘征当初在酒店,跟李玉父子关于收购李周工厂讨论,专门打电话跟陈杰讲过。

所以,这时的陈杰,大体知道,李玉父子二人的想法。

即使知道,对于陈杰来讲,也没有想过多参与,这时的他,只想暂时静观其变。

刘征明确告诉了陈杰,当时小李老板的纠结。

也许小李老板为了亲情,愿意放弃李周工厂的股份。

李玉却完全不同。

李玉知道,在酒店自己曾讲,讨论是否放弃股权问题,是务虚的,只是不希望父亲当时就决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