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乡试主考(1 / 2)

此刻,礼部尚书任昂和郭桓一同来访,究竟有何要事?

一边乘坐步辇前往乾清宫,朱元璋脑海中快速回忆起任昂的背景。

这是一位真正的贤臣与直臣。

也是少数能让朱元璋较为信赖的人物之一。

可以说,大明王朝的科举选拔体系,其具体规定大多出自此人之手。

他会与郭桓有什么瓜葛?

带着疑问,朱元璋步入了乾清宫。

此时,任昂和郭桓早已恭敬地等候在那里。

待朱元璋进来后,两人正欲行礼,却见朱元璋挥手制止,不悦地问道:

“不必多礼,直说吧,到底何事?”

郭桓一愣,悄悄观察着朱元璋的面色。

他敏锐地注意到,朱元璋面色蜡黄、眼圈泛青,眼中布满血丝,显然是一夜未眠的痕迹。

更重要的是,皇帝的脸上还残存着泪痕,这让郭桓心中惊骇不已。

究竟是何等大事,竟能令朱元璋这样的帝王彻夜难眠,独自垂泪?

然而郭桓会去揣测朱元璋的情况,而任昂则不会。

这位礼部尚书直言不讳地拱手禀报道:

“启禀陛下,您年初颁诏,将乡试提前至三月初八举行。”

“如今距乡试仅剩一个月左右,恳请陛下钦点考官。”

“嗯……”

听到这句话,朱元璋才恍然记起。

不经意间,乡试的日子已近在眼前。

想到此处,朱元璋的目光似有意无意地掠过身边的郭桓。

一经细查,才发现锦衣卫呈上的报告中,与此人勾结的各级官员竟多达百余人。

迫使朱元璋不得不提前科举时间,急于选出一批人才,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官员空缺。

思绪至此,朱元璋平静地转过头去。

仿佛刚才看向郭桓的眼神只是一时随意,随后将视线投向任昂,淡淡询问道:

“任昂,你有何人选推荐?”

任昂面色如常,再次拱手道:

“陛下,微臣举荐户部侍郎郭桓。”

“郭侍郎才识卓越,通晓政务。”

“可胜任主考官之职。”

郭桓……

听闻任昂的举荐,朱元璋这才正式将目光锁定在郭桓身上。

郭桓被朱元璋锐利的目光注视,略感不安,但仍恭敬地拱手躬身,静待朱元璋的指示。

看着郭桓的脸庞,朱元璋心中突然有了个念头。

若真让郭桓主持乡试……

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顷刻间,朱元璋心中萌生出一个一举多得的妙计。

于是他佯作沉思片刻后,最终点头同意了任昂的提议。

“既然如此,郭爱卿须谨慎行事,一心为国选拔英才。”

“同时,切勿忘记户部重任。”

郭桓大喜,连忙跪拜致谢。

“臣必不负陛下重托!”

朱元璋颔首,眼神深处闪过一丝笑意。

“退下吧。”

待两人退出后,朱元璋嘴角微扬,似乎对自己的巧妙布局颇为满意。

然而,前一夜马皇后愤怒的责骂声仍在他耳边回荡。

即便回想起来,朱元璋仍感到一阵烦躁。

哼!

他冷哼一声,低头继续批阅那似乎永无止境的政务。

他倒要看一看,在得知与自己有仇的郭桓成为乡试主考后,那个年轻人会有何种反应?

他这次定要让那个桀骜不驯的年轻人明白,这世上并非所有人都会无条件迁就他。

这一次——

他非要将那个桀骜不驯的狼崽子,

驯得服服帖帖不可。

而在另一边,当郭桓正式接到这项任命后,

他几乎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哼着小调返回了自己的府邸。

担当乡试主考的职责,

其中所包含的利益绝不仅限于报复窦澈这么简单。

在洪武年间直至今日,极为罕见地举行过会试和殿试。

通常情况下,中举之人即刻便会派遣赴任为官。

而对于通过乡试的举子们,自然会视郭桓为恩师。

由此,这师生情谊在官场上衍生出一张张紧密交织的关系网。

然而……

郭桓坐于书桌之后,眼中精光闪烁。

他正思索如何巧妙地利用这次举人试,好好整治一下那个令他厌恶的窦澈。

待一切安排妥当,郭桓唤来门外的仆役,下令道:

“…请开大人过府一谈。”

待开济抵达后步入书房,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郭桓与一位身着麻布长袍的老者,两人围在书案边低语密谈。

见到开济进来,郭桓满面春风,欢欣鼓舞地招手示意,

“开兄,过来瞧瞧。”

“此番那小子落在我手中,必定要让他身败名裂!”

开济一愣,向前迈步。

他并未立即查看桌上的那份文书,而是先朝那位麻衣老者拱手致意,疑惑问道:

“这位是?”

郭桓含笑回应:

“开兄,这是家父昔日的幕僚郭忠,我视他如叔伯般尊敬。”

“开兄,但说无妨。”

听罢郭桓的引介,开济恍然大悟,

恭敬地向郭忠拱手一礼,

然后迅速浏览了一遍桌上的文书,不禁大声称赞:

“妙哉!实在是妙!”

凭借那小贼的骄横个性,定会落入这个圈套之中。

届时,我们便能正当合法地剥夺他的功名。\"

就让他带着那顶定远伯的冠冕,与众莽夫一同嬉戏去吧。

握着手中的文书,开济满脸畅快之意。

实话说,在元日宴会上,朱元璋公然册封窦澈为定远伯,让他们心头颇为不悦。

但在那样的场合下,若有任何人胆敢提出异议,无疑是与众人树敌,

更是彻底触怒朱元璋本人。

因此,即便心中万般不愿,他们也只能忍气吞声接受此事。

但这并不意味着郭桓与开济就此放弃对窦澈的惩罚。

此刻,他们迎来了一次难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