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实多次证明,窦澈所说往往正确无误,
以致于朱元璋愤懑不已,却又不得不借助他人之力,试图挫败窦澈锐气。
更不必提窦澈与太子、燕王等人的交情,在大明王朝中堪称独一无二。
沐凝并不知晓窦澈在朝廷中的特殊地位,她仅是默默点头,伸出手来请示窦澈呈交奏疏。
“把奏章给我吧,我带给父亲。”
窦澈上下打量了沐凝一番,语调莫名地道:
“你父亲没告诉你详情?”
沐凝语声一顿:“没有。”
“我爹说,他也没有具体的详情。”
窦澈恍然地点点头,继而低头审视自己先前所写的文字,随意说道:
“这样啊,那我也没有……”
“你——”
此刻沐凝几乎对窦澈恨得牙痒痒,她总觉得眼前这个男人,总能有意无意触碰到自己心底深处,最为羞愤之处。
她在云南时也曾无所畏惧,向来只有别人让她三分。
如今怎会在此人面前,气得火冒三丈?
不过,沐凝并非毫无头脑之人,纵然对窦澈存有深深的刻板印象,但前车之鉴犹在,
现如今她已然成为这个家伙的侍女,他悠哉写作,而她沐凝,却只能在一旁伺候。
吃一堑,长一智。
她再也不敢轻易对窦澈提出质疑。
随着日头西沉,书房渐趋昏暗。
在窦澈的指示下,沐凝手忙脚乱地点燃了灯烛。
身为一位千金小姐,她竟是头一次做这样的琐事,甚至不慎烫伤了手指。
好歹也让书房内增添了一丝光亮。
当沐凝舒了一口气,擦去额头汗水,转身欲向窦澈邀功之际,
却发现窦澈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薄册,抛给了她。
接着迈步走出书房,口中言道:
“走吧,去找你父亲,跟他谈谈你们云南的事。”
“你——”
沐凝真心感到委屈了。
她辛辛苦苦点燃的灯火,就这样被这个家伙视若无睹。
一时间,沐凝眼圈泛红,但当她低头看到奏疏封面上的字样时,不由得发出一声惊奇:
“这是……边贸?”
“你竟然还懂边贸之事?”
“既要准备三月的乡试,又要通晓这些?”
窦澈轻轻一笑,站在书房门口,回眸看向沐凝。
夕阳已半落紫金山,斜晖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一层金色光芒,在这昏暗天色中尤为夺目。
“这有何难?”
“乡试、县试、殿试,
“家事、国事、天下事,
“哪一件不在我的运筹帷幄之中?”
.....沐浴在夕阳余晖中的窦澈,让沐凝首次失神。
刚才那番话中的每个字,都仿佛重锤一般,重重敲击在她的心头。
不可否认,沐凝内心深处确实怀揣着涉足朝政、边疆战事的渴望。
否则,在云南时,她也不会带领一众家丁,摆出一副热血沸腾的姿态。
如今目睹窦澈在科举与边事上举重若轻的表现,
沐凝心中竟油然生出一种触动。
常说好奇心是爱情的萌芽,
但窦澈给予沐凝的,不仅是好奇,更是颠覆了她对他原有印象的一次深刻转变。
一路上,沐凝心神不宁,
时而盯着手中的奏疏,时而又望向窦澈的背影,眼神中逐渐交织起复杂的思绪。
再次踏入西平侯府,窦澈受到的接待规格又有不同。
一方面,窦澈因刚将沐英从生死边缘救回,自然享有极高礼遇;
另一方面……
府中仆役们看到自家二小姐紧跟在窦澈身后,温顺恭谨的模样,皆暗自称奇。
果真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原本那个飞扬跋扈——不,准确说是从未服输的二小姐,竟也会像婢女般跟随一个男子身后。
而侯爷对此竟未置一词。
这其中的深意……
啧啧啧,不敢细想,不敢细想……
两人径直步入书房,朱元璋一家三口尚未离去,见窦澈去而复返,不禁奇怪问道:
“这是怎么回事?”
“还有什么事情吗?”
窦澈翻了个白眼,从沐凝手中接过奏疏扔给朱标,而后没好气地说:
“赶紧把这事解决了,我最近正忙着呢。”
朱标看清奏疏内容后,笑着回应:
“这件事不急,等过几天兄长身体再好些——”
“很急,而且西平侯目前只需休养。”
“我的医术还有人不相信?倒也是,确实有。”
听着窦澈阴阳怪气的嘲讽,一直尾随窦澈身后的沐凝,气得几乎咬碎银牙。
自己之前不过是质疑了他几次,且早已心悦诚服地做了他的侍女,
这家伙却时常不忘挖苦自己几句,
真是坏透了!
感受到身后射来的怒视目光,窦澈却不以为意,自顾自地说下去:
“何况接下来我真的很忙,再说,今日恰好收到了草原的来信,
趁此机会把该说的事说完,三月份谁也别来烦我。”
窦澈瞪了朱标一眼,朱标也立刻醒悟过来,偷偷瞧了朱元璋一眼,脸上浮现出讪讪之色。
印鉴敲定之后,朱元璋突兀地下令大幅缩短科举进程。
原本应在八月举行的乡试,竟提前至三月举行,令众多考生措手不及。
按照当前态势,
今年的乡试与会试极有可能密集接踵而来。
此举无疑揭示了朱元璋在科举选拔中的急迫需求,显然已无人可供他荫庇。
他正筹备大力提拔新晋士子,以填补朝廷即将面临的重大人事洗牌后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