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这是姑娘的东西(2 / 2)

内院里的小厨房里没有厨子、烧火奴,平常都是嬷嬷、姑娘们使用,譬如熬药熬粥,又或是煮个什么汤水这些没什么油烟的,也就不怕油腻烟火熏着主子,令主子不快了。

像今日熬牛肉清汤,只能去前面厨房让厨子做,熬煮好后提到里面小厨房里温着,等着大公子一回来,小厨房里面条下锅就能煮上。

姚嬷嬷吩咐完前面厨子,回来继续同她们一起干活。

忙到太阳西斜,继续在院子里费眼、蚊虫又多,咬了她们几个包后,嬷嬷发了话,挪进西侧间里去,点了好几盏蜡烛,又点了两根火绳驱蚊。

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寿诞在即,四人急着赶工。

连晚膳都嫌支桌子费功夫,各人端着一碗面条囫囵着吃了个七八分饱,就继续做活。

出门采买的小厮也回来了。

进了西侧间后,先利落请了个安后才道:“嬷嬷辛苦,嬷嬷要的丝线买着了,都在这儿呢。”

姚嬷嬷待下人一向和蔼。

放下手上的东西后,亲自接过,道:“辛苦你跑这一趟了。”

在盘里抓了几块果脯用油纸包了递给他。

小厮躬身接了,昂起头笑着回道:“谢嬷嬷疼小的,每回都能得许多好吃的,能为嬷嬷跑腿儿,更是小的福分,旁人不知多羡慕我,能在咱们院儿办差呢!”

不愧是负责采买的小厮,说话油嘴滑溜的。

听的人像是尝了口蜜似的。

姚嬷嬷笑着道:“是越发会说话了。”

小厮摸头,佯装不好意思的笑了。

引得竹摇、拨云她们偷偷咬耳朵,低声笑说了句,瞧他还不好意思上了。

姚嬷嬷看他不走,身上揣着一个包袱,问了声:“还有什么事?”

小厮笑呵呵的看向正低头认真戳花样的锦鸢姑娘。

唤了声:“锦鸢姑娘。”解了身上的包袱下来,递到锦鸢面前,“这是姑娘的。”

姚嬷嬷将这些事情看在眼中。

想起白日里竹摇说,大公子差遣人出去采买东西了,应当就是眼前这一包袱。

她亲看看着大公子长大,还是头一次见公子对一个姑娘这般上心。

姚嬷嬷明白,竹摇和拨云两个也不迟钝。

她们瞧着锦鸢神色略有些紧张,拨云凑过去,故意说道:“好啊,什么时候瞒着咱们偷偷使人去买东西了,快快招来!”

竹摇也跟着问道:“是不是买了上回说的新出的绒线?”

采买的小厮都是人精,若是些见不了人、私底下才能给的东西,肯定不会眼巴巴的跟着丝线一起送来。

定然是些能让人看的东西。

两人缠着她,让她快快接过来。

待锦鸢一拿到手,沉甸甸的一包,托在手中,竟像是书册。

她不由得愣了下。

赵非荀在下午时提了一句,他手上没有那些孩童启蒙的书,下午就差人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