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阵一动,分开队列在淮军两翼,与步卒排开大概有半里间距的骑兵也一并发动,与那些奋力疾冲的步卒相比,捻军骑兵显的要沉稳一些,旗帜不多,使用的武器也是以大刀等短兵器为主,捻军的这种装备在山东时曾经受到当地长枪会的严重打击,在没有热兵器军队的辅助帮忙的前提下,纯粹的冷兵器骑兵装备短兵为主,遇到步卒长枪时,将会非常的吃亏。
不过在这时候,纵横淮北屡败清军的捻军骑兵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面的军队不多,据称也不是非常精锐,只是依仗着大炮多和火器厉害,把步卒兄弟们打的灰头土脸,在拿着三份赏赐和战利品的骑兵眼中,对面的淮军拿着的火枪并不那么可怕,只要让他们提起速度,冲入敌阵,那么胜利就唾手可得!
敌军又大举压上,刚刚被允许原地坐下休息的淮军将士又纷纷起身,与疲惫不堪的捻军相比,淮军将士显得要轻松许多,在各级军官的命令下,他们纷纷装填实弹,这一次,连很少的动作走形都没有,所有的将士都显的娴熟老练,而且胸有成竹。
只有隔着老远观看敌情的张华轩心里清楚,这一次才是真正的考验。
刚刚淮军万枪齐发,加上之前大炮火力的压制,轻松把敌军打退,而且给敌军过千人的杀伤,如此顺利,打的却是敌人轻敌的心理,还有第一次经历如此火器打击的心理压力,而且第一阵敌人骑兵没有出动,并不能给淮军真正的压力,所以淮军将士可以隔的很近再选择开火,苗以德刚刚算过,平均每个士兵也就开了六枪左右,敌人推进到四十步左右就已经溃败,连弓箭和鸟铳的还击都很疲弱,根本造不成任何威胁。
这一次,敌人却是全师压上,步骑协同,而且想必补充了大量的精锐步骑兵马,在步卒就能给淮军压力的同时,再用骑兵破阵。
张华轩额角微微见汗,他确实是一个穿越客,而且嗜好历史,又幸运的寄生在一个巨富之家,所以自咸丰二年到如今,其实还不到两年的时间,已经做到了按察使加二品衔,手下有接近两万人的使用新式武器的强悍军队,工业化也由打算变成了现实,一切事情都按他掌握的历史轨迹发展,在尽可能的前提下,张华轩在咸丰年间已经开创了诺大的事业,而到了今天,他终于将受到一场最严峻的考验。
他可以智珠在握,知道与北京官场怎么打交道,他知道当前的世界大局,可以与列强周旋,同时,他也粗通军史,可以知道怎么利用手中的资源建起一支符合甚至超出标准的新式军队,而这一切的一切,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
张华轩不是上帝,不能掌握一切。
今天这一场战斗,他已经把淮军所能发挥的威力发挥到了极限,严峻的考验即将到来,这一场仗打胜,他的淮军就能真正挺直了腰杆,从此在中国大地,再也没有人是它的对手!
天气干燥,两军交战的地点又是选择在三义镇外的一处旷野,很少树木,除了几条小河在战场外侧,,只有一些孤零零的坟头和杂草,这里的土地不适合耕种,倒是适合大规模的会战。
捻军这一次攻击拼尽了全力,大旗主下的旗主爷们带着趟主们一起上阵,平时那些眼高于顶的捻军精锐也全部出动,再加上之前观赏了刚砍下来的人头,整个捻军队伍都有一种莫名的亢奋。
烟尘大起,超过五万人的捻子有老有少,有强悍的战士,也有跟在队伍里混水摸鱼的淮北农夫,地域观念和宗族影响,使得蓝旗能在淮军进犯时裹挟了大量的壮丁做战,几万人一起冲锋在现代战争的观念里象是一个笑话,而在这个时代,却是一种实力的展现。
敌军大举压上,淮军将士的脸色也凝重起来,与上一次不同,这一次在对方的步卒队列里夹杂着相当数量的骑兵,他们不紧不慢的驱骑着跨下的战马与步卒保持着同步,所有人都明白,等捻军步卒接近时,这些骑兵就会加速,利用骑兵的速度来攻击淮军的阵线。
炮兵较淮了距离,又开始点火发炮,一颗颗炮弹越过淮军将士的头顶,打在捻军冲击的队列之中。
炮火的威力与刚才相比并没有减弱,甚至,因为发射的感觉已经找到,炮手们的动作越发老练,击发的间隔也比刚才要少,事实上,发射出去的炮弹比刚刚还要多上一些。
不过,给捻军交士造成的压力却比刚才要小了一些,再可怕的事情经历过一次后,对心理上的打击与压力就会减弱,刚刚大炮一响,很多捻军将士就下意识的停住脚步,看着天空中的小小黑点发呆,一直等到炮弹落下,才又继续前进,这一次,在捻首们的督促下,再加上已经稍稍适应了炮火的打击,捻子们并没有过多的犹豫,而是继续拼死向前,争取早一点突到对面淮军的阵线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