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元县?!”朱棣看着用青石板铺设而成的官道,以及官道两旁鳞次栉比的房屋,直接就愣在了原地。
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上元县与当涂县的交界处。。
两县可谓是泾渭分明。
在上元县境内,原本荒芜的原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市集,一条条平坦的小路就像是毛细血管一样汇入到市集之中。
在市集外面,则是形成了一个个小小的作坊,以及开垦出来的梯田。
现在已经快到秋天丰收季节了,所以梯田里全是即将收获的金黄色的稻谷。
稻花香里说丰年。
就跟诗词里描写的一模一样。
而当涂县境内又是一副完全不同的光景。
虽说不至于贫瘠荒凉,但是和上元县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而且上元县不管是房屋还是道路都十分崭新,就跟才修建起了的一样。
朱棣之前北上就藩的时候,可是从这条路走过的。
当时不管是上元县还620是当涂县,都十分的荒凉。
毕竟这个地方属于两不管地界,治安比较差,谁敢轻易在此处驻足做生意啊。
怎么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发生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
“王爷,这是上元县?!为何和我们上一次路过的时候完全不一样?!”张玉拍马上前,小声问道。
朱棣看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问我,我问谁去?!”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就向不远处的赵今夏。
赵今夏的脸上这时候浮现一丝回家轻松的神色,轻轻夹了夹马肚子,来到了朱棣和张玉的跟前,拱手道,“回殿下,此处确实是上元县境内,而且此处变得如此繁华也仅仅只有半年的时间,叶县尊去年冬月来到上元县之后,对上元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此处才会繁荣如斯。”
朱棣微微颔首道,“是了,虽然这小子恶贯满盈,在士林之中没有什么好名声,但是如果他没有一技之长的话,早就被父皇和兄长治罪了。这小子一(bjcc)定有经天纬地之才,才会闯了这么多祸事之后依然安然无恙,父皇那个人咱是了解的,只要是大才,特别是那种不贪不恋的大才,就算是把天捅破了,他都不会轻易处置。”
同时心里默默道:只会秋后算账。
朱棣这会儿已经知道为什么叶瑾杀了几个王府的管事和心腹,又得罪了勋贵武将集团,现在甚至还把天下的读书人都给得罪遍了,依然安然无恙了。
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这小子能办事,会办事。
唉
只是父皇喜怒无常,大哥有时候又软弱可欺,到时候这小子真的触怒了父皇,大哥不一定保的了他啊。
如果他真的在火器的发明和运用上有独特的造诣,要不这一次咱就把他带回燕
京城,暂时远离京城这个是非窝?!
其实朱棣并不是一开始就有野心。
很多人读《明史》或者《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觉得朱棣从一开始就像起兵造反。
其实不然。
最起码在朱标没死之前他是绝对没有这么想过。
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一共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太子朱标十分仁厚,对待所有兄弟姊妹都很好,是一个好大哥,不管是朱棣还是其他老朱的儿子,对朱标都十分服气。
当然了,这只是因素之一,而且还不是主要原因。
很简单。
如果朱棣真的感激大哥朱标对自己的好,那么他篡位成功之后就不会将朱标的所有子嗣全部悄悄除掉了。
所以朱老四野心大,手段黑是跑不了的。
第二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不管朱棣野心再大,能力再强,他也不是,也不可能是朱标的对手。
太子朱标从一开始就被朱元璋立为太子,作为大明帝国名正言顺的接班人。
而且朱元璋并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猜忌太子,相反,他还大胆放权,让朱标掌握了这个庞大帝国绝大部分的权力。
这就导致太子朱标的班底人才多,势力庞大,其麾下的文官武将都能组成第二个朝廷了。
而且那些骄兵悍将一个个对太子朱标都服气的很,根本不敢造次。
关键是,朱标虽然仁厚,但是从来不会迂腐。
如果真的有人胆敢以下犯上,他是不会介意下手处置的。
如果不是朱标死在老朱的前面,老朱也不会清洗蓝玉和常茂等这些太子嫡系。
朱元璋就是因为担心朱允收坐不稳江山,才掀起蓝玉大案”的。
如果蓝玉或者其他功勋大将不死,朱棣会是这些人的对手吗?!
如果朱标不死,老朱会清洗这些功勋大将吗!?
所以只要朱标在世一日,甚至主要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在世一日,朱棣都绝无造反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