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星儿正想禀报伯父呢。”冷星儿见察合台终于发问,于是他转头看了一眼与自己一同前来的那名假扮教书先生的义军侍卫,将一封书信从自己怀中掏了出来。
察合台一看冷星儿拿出信函,急忙接了过来。
“确实是令尊大人的笔迹。”察合台看着信封上“吾兄察合台将军亲启”这几个字,一眼就认出了这确实是冷清凌手笔。
察合台将信函展开,然后默默的看着这封信,只见里面写到,“吾兄察合台将军台鉴,多年未见,甚为怀念。遥想当年,蒙丞相所托与兄同赴异域,一路之上相互扶持,生死与共,共襄盛举,当真是痛快至极,怀念至极。而当今之世,白莲作乱,红巾反叛,兄为国守城,为君尽忠,愚弟钦佩万分,亦担心万分。
红巾叛贼,妖言惑众,犯上作乱,愚弟痛其所为久矣。听闻襄阳围困,今有一计,望兄听之,或可为兄解燃眉之急。愚弟派独子星儿前往襄阳,事先游说红巾叛贼。兄见此信犹见吾人,吾意如下,兄姑且佯装诈降,待贼人入城,即可瓮中捉鳖,围而歼之。”
读完此信之后,察合台惊疑的抬头看向冷星儿,刚欲开口讲话。这时,冷星儿急忙出口对他道:“察合台伯伯,我爹爹信中有言,当今之世,义军承天之志,负万民之众望,揭竿而起,声讨朝廷,目前已是势如破竹,相信不日即可一统天下。所谓良禽择木而栖,父亲还望伯父能够顺势而为,及时打开城门,迎接义军进城,也好为百姓免于城破屠戮之灾啊。”
冷星儿说完,朝着察合台使了一个眼色,然后又看了看身后的那名义军侍卫。
察合台久历江湖又久经战阵,察言观色和随机应变之能当然非常人所比。他一看冷星儿神色,又结合冷星儿适才所言及冷清凌信中内容,当下就明白过来。
察合台心中大喜,面上却不动声色,他看了一眼冷星儿身后那名假装教书先生的义军侍卫,然后又对着冷星儿说道:“星儿,本将军与令尊属莫逆之交,令尊所言,为国为民,亦为本将军所想,本将军必定应允。既然大局已定,大势已去,好吧,烦请星儿回去转告朱将军,请朱将军放心,三日之后,本将军即命人打开襄阳城门,迎义军进城!”